第五十一章驱马(2 / 2)

他身后众将鸦雀无声,看着那死不瞑目的士兵,默默为他哀悼,他们多半都听过半年前朝堂上“齿黑”吕布的那句“不识几个字”,补刀神器啊,难怪董卓恼羞成怒动手杀人。

布幅,又见布幅,字迹,又见字迹。

众将偷偷看着董卓,心中都多了一道阴霾。

片刻之后,董卓一行抵达小平津关。

关楼上,一条布幅垂下,上面写着几行大字:

己丑,袁绍将兵到小平津一游,慨然叹曰:

人言董卓貌丑天下无双,

一笑惊退雄兵百万惶惶。

今有老父袁绍不嫌儿丑,

遂领八百妇孺大破胡羌。

王匡赞道:使天下有本初在,董卓老妪何足道哉!

几个识字的将领看了无不大怒,但偷偷瞟了瞟即将爆发的董卓,忙纷纷低头沉默。

“袁绍!袁绍!”马上的董卓有些癫狂,蓦然身子晃了两下,一口血喷出。

身后李儒和众将大惊,急忙将董卓扶下马。

董卓面色铁青,咬牙切齿:“吾与汝不共戴天,今日誓将汝擒于马下,千刀万剐!”

李儒忙道:“主公,观其字迹,此必‘苍天未死’借刀杀人之计也,切不可轻举妄动……”

董卓猛然转过头来,双目赤红,狠狠的盯了李儒一会,一把推开他,大声道:“既是‘苍天未死’之计,为何不是他人,偏偏都是袁绍,如今袁绍名声大起,而某名声败尽,其罪便袁绍!”

李儒还待再说,董卓一跃而起,怒吼道:“文优且勿多言,今日必率大军,屠河内,擒袁绍!”

“屠河内,擒袁绍!”

“屠河内,擒袁绍!”

董卓身后众将大吼。

李儒长叹了一口气,一旁的贾诩低声道:“董相此时怒火当头,可稍后再劝。”

李儒点了点头,与贾诩对视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阴霾。

自董卓入京以来,收拢兵权,废立天子,平复党人,重用士人,几乎无往不利,偏偏有一个‘苍天未死’总是神出鬼没的出现,令董卓几欲癫狂,但他们却查不出‘苍天未死’的丝毫来头和痕迹。

李儒眼珠一转,令人将那布幅取下,烧为灰烬,看董卓面色稍霁,入关时又低声劝董卓:“主公,袁绍早晚要打,但不急于一时,如今还是要先查明段公之孙段谨的去向。”

董卓一愣,随即沉默着走向小平津关处理军务的中军大帐。

李儒面露喜色,他知道董卓心动了。他不反对董卓打袁绍,但绝不是这个时候,如今董卓大军分散驱赶百姓入关,是最虚弱的时候。

不料,一入军帐,李儒就看到案台后挂着的一条小布幅。

上书:绍在河内置酒摆宴,静候吾儿拜望,如若不至,请穿此衣。

案台上,整整齐齐的摆着一件女式衣裳。

李儒面色大变。

铿!董卓拔出长剑,猛力一挥,斩入案台。

“来人,即刻兵发河内,擒拿袁绍!”董卓一把举起案台扔出,额头青筋毕露,暴跳如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