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共振(1 / 2)

羊叔去哪儿 奘郁 0 字 2020-07-30

 羊叔说那个乐器是瑟。

可方稳觉得瑟的弦数怎么会是五个呢,不是有那么一句诗:“锦瑟无端五十弦”。瑟这种乐器不是应该有五十根弦吗?

再说,瑟是古老的乐器,都失传了,眼前的这种乐器,与书上说的相差不是一般的大。

“大家都认为瑟有二十五到五十根弦之间,而且也有许多古瑟出土,但那些都是后期成熟的瑟,最早的瑟,只有五根弦,侄儿,你面前的瑟,它就是第一代瑟……”

羊叔说到这里,方稳吃了一惊,据他所知,最早的瑟,应该是战国时期,如果羊叔说的是真的,那面前的这件乐器,比战国时期还要早?只不过是包裹住,就能保存到现在?

“当然,你面前的这把瑟,不是从古传到至今的,而是差不多一百年前,按照第一代瑟的乐器制作方式而制作出来的……”羊叔继续说道。

方稳心说,原来是羊叔大喘气,可书里都没有记载过,羊叔怎么知道的?

“咳咳……”

浣凝红咳嗽两声,她听方稳说愿意一试的,可浣冷青邀请他去拉琴,怎么他发起了呆?

“方稳啊,是不是拉琴……有难度?”浣凝红问了一声。

方稳从羊叔的话里转移出来,他说:“呃……确实有些难度,我正在想,怎么能拉出不难听的乐声。”

说时,方稳瞪了羊叔一眼,不要高谈阔论瑟的历史由来了,眼下的问题是,怎么把瑟奏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你有方法?”浣凝红听方稳那意思,他懂琴?

浣冷青紧握女儿的手,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侄儿,你可以说,当然,弦之所以难听,是因为弦的振动,没有引起琴体的共振,琴体发出来的声音,因此干瘪。”

羊叔教方稳怎么说。

方稳于是假装自己是真懂,抬起手,比划比划,把羊叔的话复制讲了一遍。

“听着是这么个道理。”

冰蓝对乐器有些了解,认同方稳的观点,可她又疑惑,“但你怎么让琴体与弦共振?”

方稳顿了一下,实则是听羊叔怎么解答,他听完后,比划着手,说:“这个道理,我觉得,应该与笛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笛子?”

浣凝红这回与冰蓝对了一下眼神,她们都没明白,怎么方稳又跟笛子扯上关系了。

方稳说:“笛子制作完,直接吹的话,不成音,需要用薄纸堵住一个小孔,而那个小孔制作的时候,必须留出来,同理,面前的这把琴,一定也有一个地方,需要堵住。”

“侄儿,说的可以了,该做了,去,提起那把瑟。”羊叔督促。

方稳于是走过去,把瑟提了起来,故作观察,他其实和其他人一样,看着该要堵哪里?怎么堵?

“无论琴还是瑟,任何乐器的本身,是没有情感的,而音乐的感情,只有通过人,才能表达出来,人通琴瑟,琴瑟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