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初试身手(1 / 2)

 李奕做出的第一颗天目珠虚影,是法宝级的,可以监测的范围,足有方圆十里之广。【】而且,最妙的是,并不需要他在虚影方圆十里范围内。他试了一下,万里之外,都可以通过虚影,清楚的看见虚影方圆十里之内的一切。

虚影最佳埋藏深度,距地面百丈左右。如果埋藏得更深些,监测范围就会严重缩水。当然,如果遇到岩石、矿脉之类,也达不到这个深度。

简单的说,它的监测范围,大致和金丹初期真人相当。只是金丹初期真人看不了那么深土层下的东西,最多三五十丈罢了。

这下子,李奕制造天目珠虚影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一天到晚,几乎什么事都不做,就躲在静室里造虚影。

所谓熟能生巧,一开始,也就一天造上十来颗,就累得半死。到后来,一天能造二十颗。忙了一个多月,弄了差不多四五百颗。四五百颗虚影,听起来很多,其实没多少。只勉强把监测范围最外围,铺了薄薄一层。

他也不是没想过制造灵器级别的虚影,不过,三个月一枚的蜗牛速度把他吓到了。而且,他现在神识不够强,法力更加低微,这就导致成功率还不到一成。这是他后来亲自动手,才体验出来的。他断断续续尝试过七八,前前后后一共浪费了一个月时间,没有成功过一次。

只是成功的把失败时间,从最开始的一个时辰,延长到后来的二十天。

应该说,他的运气还不错。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妖修并没有大规模调动的迹象。而小规模的探子,并不在李奕这类人的监测任务之中。能抓到固然可喜,放过去也就放过去了。

但是,好运气总是有个限度的。李奕刚刚把那薄薄的一层监测网布置起来,上头就发来传讯符,要他们打起精神来。妖修大规模的入侵,可能就要开始了。

可能前一段时间,小规模的探子屡屡成功入侵,让妖修们的胆子也变大了。现在出现的妖修,已经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妖修小队。动不动就是百八十只妖修,堂而皇之的进入金刚门的势力范围。

已经有不少负责监测的修士,发现了这种妖修探子“小队”。

李奕不得不从狂热的制造活动中,抽出一点时间,查看他那薄薄的一层监测网。说那层监测网薄,还真是薄得可以。

哪怕最底层的妖修,炼气期级别,一昼夜也可以千里奔袭。穿越十里厚度的地盘,只要十多分钟。筑基期,几分钟。金丹期,一两分钟就过去了。

这个监测网不带放功能的,可能是没有硬盘李奕恶趣味的想着。

不过,这也难不住他。

修真界有一些类似摄像机的东西,可以把画面保存下来。可以是法术,可以是阵法,也可以是器物。

法宝级天目珠虚影做不到的事情,这些手段正好可以加以补充。

李奕在灵器洞府中,挑了一间最大的宫室,把那四五百个投影一字排开,组成一个长条形屏幕墙。在幕墙对面,弄了一个阵法,记录幕墙的内容。放映的时候,在幕墙前面的立一个水幕,不影响实时观测。

好在修行界的东西,就是高大上。四五百个画面,每个都可以无级放大,一直放到比真人还大,也毫不失真。

每做几个虚影,他就会过来看看。

有一天,看着这现代气息浓厚的水幕,李奕狠狠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自己怎么会采用最笨的无死角监测方案

要知道,随着地形地貌的不同,妖修潜伏的难易程度也不同,行进速度也有差异。因此,它们可能选择的行进路线,是有规律的。也就是说,一百只妖修过境一万里的边界,不会隔一百里一只,齐头并进。它们必然还是组成一队,沿着一条它们认为最安全、且可以快速推进的道路通过。

这些天观看影像的经历,恰好证明了他的这个推测。

可以说,他摆放的那一排五百颗虚影,只有十分之一不到,起到了监测作用。其余都是摆设。

另外,妖修并不是为了移动而移动,它们的最终目的地,还是人类的重要目标。不论它们从什么地方出发,最终还是要移动到那些重要目标附近。而且,越接近目标,它们可以选择的通行道路,就越少。

于是,在制造虚影之余,李奕除了观看影像,就是仔细研究自己监测范围内,地形、地貌、水文、天气、矿脉、物产等资料。并且,对那些灵石矿脉、灵草产地、修士坊市、世家门派、重要城市等等,进行分类,按重要性排列成三六九等。

然后,就是研究可能进犯的妖修,种类、习性、实力、矛盾等等,甚至包括和人类交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