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风靡长安(1 / 2)

 薛琰是个行动派,如今万事俱备,也不欠东风,自然就是要立刻行动起来了,他这么急切,其实也是担心,太宗皇帝脑袋一抽抽,再来一招“巧取豪夺,所有权转移大.法”,将玻璃的生产工艺都充了公。【】

武阳郡公府后院的玻璃作坊,所有的玻璃匠人在加班加点的干,为了增加产量,薛琰自然也不会吝惜赏赐,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同理,重赏之下也必有劳模。

按照薛琰的社稷,各种玻璃制成的工艺品,装饰考究的玻璃镜子,以及平板玻璃被成批量的生产了出来。

当长安东市的薛记货栈内,摆放了各种玻璃制品,开始对外出售的时候,所有见到这些玻璃制品的人都疯狂了。

晶莹透明如水晶一般,甚至比水晶还要强上几分的玻璃被制成了各种工艺品,尤其是那种能够清晰照出人像的玻璃镜子,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大脑。

在被震撼之后,接下来自然就是疯狂的购买了。

长安城中是大唐国境之内,达官贵人,富豪巨贾最为集中的地方,说的简单一点儿,这里的人,根本就不差钱儿。

纵然,薛琰一开始就定下了,所有的玻璃制品都要走高层销售路线,定价非常昂贵,可是这一点儿都没有影响到人们对玻璃这种东西疯狂的购买**。

虽说大唐创立之后,因为帝国刚刚经历了隋末之乱,一切都是百废待兴,从皇室到民间都在极力的推行勤俭之风,可是经过了十几年的积累,民间已经恢复了不少,百姓们的生活也渐渐地宽裕了起来,追求享受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为了吃苦的,尤其是那些达官显贵,他们家中有钱,钱这东西,不用来花的话,和一堆废铜烂铁也没什么区别。

别看玻璃制品价格昂贵,但是买个几样回去,放在家中,装点门面,还有比这个更合适的吗?

尤其是那玻璃镜子,谁见了谁不眼热,既然别人家有了,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己家里没有怎么能行,否则,等到朝中同僚上门拜访的时候,见自己家里连一面玻璃镜子都没有,也太丢分了。

没说的,买!

和薛琰当初预想的一样,玻璃制品进入市场之后,立刻就风靡起来,而且短短的时间内,就由长安,辐射开来,再加上武阳郡的薛记货栈也有了同样的货物出售,流传的速度变得更快了。

很快,就有外地的客商找上了门,和当初的神仙酿一样,堵在薛记货栈的门口,想要大宗进货,然后运到远的州府去买,纵然肉被薛家吃了去,他们也能喝点儿汤不是。

“少爷!这是这两日的账单,请少爷过目!”

武阳郡公府内,刚刚吃过了早餐,不得不说,经过了薛琰的一番调教之后,悯月的手艺大为提升,特别是,薛琰向她传授了炒菜之法后,悯月的手艺,已然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吃过了早饭,蝶衣便将账本抱了过来,请薛琰过目,可薛琰哪有这个闲心,尤其是看着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的中文大写数字,脑袋都要裂开了。

“不看!不看!蝶衣,以后这些事,就全都交给你了,几处的生意,你盯着就是了,也不用每天都去查,几处生意的掌柜都是信得过的老人了,隔几日查一次,也就是了!”

薛琰说着,心里却在盘算起了,找个机会将后世的一些记账方法交给蝶衣,不然的话,让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小美女整日里埋头整理账册,还真的是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