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借钱(1 / 2)

 周正明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周大毅,让周大毅帮忙找罗先义说情,谁让周大孝是二愣子呢,就算面对自己的亲兄弟,死活不愿意说软话,何况让他朝着别人低头呢?

周大孝的脾气,真是好样的,还在嫉恨周大毅呢,就算周大毅帮忙了,还是一样那么有原则啊,谁让周大毅嘲笑他呢,笑话他没有出息,所以,周大孝当做没有这个兄弟了。

好样的,有骨气。

有骨气的话,记得还债啊,欠我50斤大米呢。

请记住,是大米,不是杂粮啊。

50斤大米,吃的时候,特别简单,几张嘴,十几天的功夫,就吃完了,可是,还债的时候,头疼了,拿什么去还啊?

周正明很无奈,碰上一个愣头儿子,已经够烦心了,可是,还有挑事的儿子,不停的撩另外一个,麻的,两个儿子凑在一起,针尖对麦芒,简直要逼死这个当爹啊。

对,我就是挑事。

亲兄弟,明算账,这是老爹教导的,周大孝就应该还债,谁又不欠他的,天天黑着一张狗脸,给谁看呢?

要怪,就怪老爹你自己。

分家的儿子,你要事事插手,你想让儿子一家亲,可是,周家的血统不好,从周老爷子开始,周家兄弟,就是内讧。

上梁不正下梁歪,你们老一辈都闹的那么开心,当然要下一辈充分发扬,周家老一辈的传统啊?

本来比较消停的周家,现在更加热闹了,都怪周正明非要搞什么父子田,结果,周家几个兄弟,扯在一起之后,吵吵闹闹,更加频繁了。

周大毅很庆幸,幸好自己不掺和,否者,天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在哪里闹吧?

据说,周大孝和周大忠,打了好几场了。

为什么打架?

不知道,亲兄弟么,住在一起,磕磕碰碰,打打闹闹,不是正常吗?

从小就开始打,打习惯了,长大之后,继续打,老子打完,儿子继续打,继承这个光荣的传统。

周大爱确实想分家,而且要搬家,要住的远远的,兄弟住一起,是非真的多,现在只有两家人,就闹成这样了。

要是等到周大仁结婚了,等到周大爱也结婚了,兄弟四家人,全部挤在一起,那不是闹的更加热闹啊?

或许,这就是农村的特色,周正明当初就和周正扬他们闹过,可是,为什么等到周正明当爹的时候,还要继续保持呢?

嗯,老祖宗的习惯,确实应该保持,要不然,本来就无聊的农村生活,还不打架的话,那多无聊啊。

最近,周正明又开始算计了,当然是算计几个儿子,作为老好人周正明,除了算计儿子,还能算计谁呢?

算计周大忠?

那不会,疼爱周大忠都来不及呢,几个儿子当中,让周正明最满意的,就是周大忠,不惹事,不多事,本分。

算计周大孝?

算了吧,周大孝不给周正明找麻烦,周正明就在哪里庆幸了。

算计周大仁?

也不可能,现在,周正明一直希望周大仁能够在乡里立足呢,能够有正儿八经的编制,能够拿到工资呢?

周正明一直以为自己对周大仁不错,可是,周大仁已经迫切的想分家了。

不为别的,就以为老爹管的太多了。

周大仁今年都24了,为什么还把婚事拖着?

就是为了别人夸奖一句周家人厚道吗?

周正明很开心,真的以为自己是为了周大仁好,可是,周大仁呢,他已经很急很急了,想有自己的家,想有自己的儿子了。

算计周大爱?

好像有点,目前的情况,周正明不希望周大爱结婚,或许说,要晚几年再说,应该家里确实困难了。

周正明想让周大爱,多为家里干几年活,挣点家底子,儿子那么多,总要有几个儿子,多为家里付出点吧?

除了周大爱之外,那不可能是周大国和周大勇?

周大国,不惹事,那就是祖宗保佑了。

周大勇呢?

能够活着,就是庆幸了。

所以,周正明又盯上算计周大毅了,谁让周大毅嘚瑟了,一个工作推荐名额,你卖了150元,难道你不知道孝敬父母吗?

再说,你个9岁的孩子,带那么多钱在身上,父母也不放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