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齐王回京极风光(2 / 2)

宦海弄潮 柳生如梦 0 字 2020-08-17

东宫之争,他输了江轻寒一招,而且是一步错,步步错,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毕竟到了对方擅长的领域,自己很难扭转劣势,所以只要江轻寒想,他南宫怀玉恐怕很难走出东宫,更别说如现在一样,大大方方地离开。

然而,江轻寒却显得有些意兴阑珊,只是低着头,看着那枚在自己指间不断跳动的玉佩。

“交易罢了,你我之间,能谈感情吗?”

南宫怀玉微微一顿,慢慢直起身后,轻声道:“但愿是,君子之争。”

江轻寒手一停,抬起头,眨巴了两下眼睛,嘴角一咧。

“南宫兄忘了,我是真小人。”

------

晋王府并不如外人想的那么奢华,除开东宫的八座王府里,最大的,也是最华美的,当属齐王府,这倒不是宋齐光爱慕虚荣,而是因为他爵位最高,与之相匹配的规格如此,这就好比再勤俭的天子也不可能住到茅屋里是一个道理。

宋玄彬的爵位与宋泰等同,甚至在食邑数上还不如宋泰,为了避免惹人非议,所以连府邸的规格也比楚王府差一些,算是第三大的王府,内部环境倒是不错,毕竟有德妃娘娘亲自下场为这个独子经营,所以府上人都是极忠心的自家人。

宋玄彬这人对政务什么的不大感兴趣,也不好淫乐,但他生活也不乏味,毕竟是亲王之尊,府上也豢养了一批乐人,每日就是听听曲儿,下下棋,读读书,写写诗什么的,偶尔也会与宋和一起出去打马球,乐得自在逍遥。

对于南宫怀玉的突然到来,宋玄彬显得很是吃惊,不过随后便是高兴。

两人在东宫里的初次见面便十分投缘,之后数次会面,也都言谈甚欢,可以说南宫怀玉投奔晋王府本就是顺水推舟的事,不然南宫怀玉宁可回老家当个治学的先生,也不会在长安白耗时间。

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就必然要付出与之对应的代价,南宫怀玉想得很清楚。

真正厉害的决策者,永远是谋定而后动。

南宫怀玉说明来意后,宋玄彬更未纠结分毫,而是直接道:“南宫,你愿意来,是我的荣幸,只是寒舍简陋,倒怕怠慢了你,你可有什么需要的,如今时候还早,我可马上派人去准备。”

南宫怀玉板着脸,道:“我家乃沧州世家,在老家时,我住的是三进的院子,平日里随侍的,有十二个青衣小童,十二个粉衣婢女,在东宫时,我是太子侍读,住的亦是独门独院,出行自有内侍随行,您觉得,我需要什么?”

宋玄彬挠挠头,表情有些尴尬。

“总不能越过大哥的规制,那就与东宫同,如何?”

南宫怀玉看着他,那本就是故意为之的严肃表情瞬间消失,就像是一滴墨在宣纸上化开一样自然。

他嘴角一勾,笑容绝美,惹得一旁晋王府的下人,无论男女,一时间都看呆了眼。

“在您府上,能有一间遮挡风雨的小屋即可。”

------

一是为积累政绩,二是为躲开户部亏空的案子,宋齐光领下去冀州赈灾的差事后,很快便带着宋良出发了。

这二人一个堂堂正正有雄主之姿,一个足智多谋擅长运筹帷幄,又得了天子赐下的金印,一路扫过,地方官员别说刁难他们了,连阳奉阴违的都没有,饶是如此,冀州也有大批贪腐的官员与持粮不交的商贾大户被宋良亲自带人抄家,关押待审。

如此一来,不光震慑了旁人,方便从附近各州郡征粮赈灾,以及委派当地官员做事不说,其实宋齐光这边也没花太多代价,便得到了大批用来赈灾的钱粮和物资。

两人随后分工合作,一个在后方主持调派物资,安抚聚集的灾民,另一个身先士卒,指挥官差掘渠分洪,甚至亲自上阵,带人筑堤修岸,堵与疏齐头并进,再加上雨季已过,水患很快便已平息。

按说做到了这一步,便已经可以离开,风风光光地回京了,但宋齐光却不然,他亲自约谈了冀州的头部官员,最后敲定,由地方官府出面,派发给受灾百姓足以过冬的粮食,使得百姓们不需要饮鸩止渴,贱卖被洪水淹过的土地过活,甚至连因这场天灾损毁的房屋,以及死去的牲畜也由地方官府外加他们齐王党自己出钱来赔,当然,这其中自然是少不得要从附近州郡吸血的,只是齐王手里握着一柄可以杀人的剑,自然没人敢说个不字罢了。

一时间,宋齐光在冀州民间的声势达到了顶峰,不少百姓甚至主动为其塑生祠,乃至于立碑刻传,口口传唱,俨然是将他当成了当年治水的禹皇一样对待。

消息传回长安,待宋齐光带人回京时,连天子都亲自到了城门外迎接,并当众赐他玄黑龙袍,提为七珠亲王,正式成为八位王爷中爵位最高者,太子底下第一人,又提宋良为四珠亲王,与宋泰,宋玄彬等同。

消息传回东宫,险些把宋承乾给气晕了过去。

也由此,太子党与齐王党的争斗,因宋齐光晋升为七珠亲王后,已经摆上了明面,可以预见,未来双方必会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而与之相对的,宋琅的事反倒迅速被群臣遗忘,倒也不知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