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新官上任(1 / 2)

 庆祝了没几天,朱恒与徐阶就到翰林院报道。两人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和翰林院编修。这下徐阶就要一直留在北京了。

众人很奇怪,状元同时又被任命为上海知县,立即上任。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虽然都是正七品芝麻官。大家纷纷猜测,是不是因为状元不肯被“游街示众”,惹怒了皇帝,被发配了?

也有人为朱恒叹息,好不容易得了个状元,被自己就这样毁掉了。

众所周知,中一甲的三人,今后前途无量。在京任职,时间长了根基自然就深了,对今后的发展及其重要。官做得大了之后,自然要回到北京来的。而外放对于现阶段的朱恒来说无疑就是发配,今后仕途担忧啊。

徐阶也很莫名其妙,替朱恒惋惜,依然安慰朱恒说:“算了吧,在上海县干的好点总会升职的。再说了你是状元,朝廷肯定还是会重用你的。”

朱恒无所谓道:“你在京中一切小心,若有难处去找陆炳,他自当为你解决。我无所谓的,当个知县蛮好的。”

然后就是告别,朱恒与谢迁在谢迁的书房商谈了很久,才告辞离开。

临行前一晚,嘉靖偷偷出宫,微服来到了陆府。兄弟三人又将分别,喝了很多酒,嘱咐了很多。席间谈到了将来,谈到了理想,也谈到了陶公子。

陶家的仆人早就放了,陶林的同乡考生也在前两天放了出去。倒霉的一群孩子,一件事情耽误了三年。陶林还在诏狱,陆炳顶着压力没放人。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嘉靖依依不舍地与朱恒道别,这一别又不知是多久。

第二日,也无人送别,朱恒带着黄锦以及一百护卫,二十一个锦衣卫回上海了。

途中经过南京,早有消息灵通的魏国公派人在路上堵住了朱恒,硬把他请了回去。又是一番庆贺。大操大办地包了整个金陵春。

徐鹏举还叫来了南京六部中关系较好的官员一起庆祝。朱恒也因此结识了许多南京官员。南京官员则觉得自己与朱恒同病相怜,大家都不得志,怀才不遇,仕途失意,所以对于朱恒有种天然的亲近感。

在南京呆了几日,告别徐鹏举后继续赶路。

春暖花开日,衣锦还乡时。

上海县

消息永远是传播的最快的东西。

“知道吗?新任的上海知县居然是今年殿试的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