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南京秋闱(1 / 2)

 嘉靖派来的一位主考和两位同考一直没有与朱恒联系过。朱恒知道对方肯定会有手段,不见当然是为了避嫌,埋伏的很深。最狠的是徐鹏举,没几日就把试题给朱恒送了过来,朱恒心想此届秋闱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了吧,嘉靖为了自己真的是尽心尽力。谁知更神的还在后面。

接下来等考日子,赶考的学子大都到了,应天府也热闹了起来。朱恒的日常不是陪徐阶参加各种诗会就是去听心学讲座。晚上隔三差五的与陆炳徐鹏举在秦淮河上“畅游”。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的这段时间,护卫报告说找到了五位洋人,直接绑了悄悄送回上海县了。朱恒开心坏了,心想等回上海好好会会他们。

朱恒一直在犹豫是否要把试题告诉徐阶,想到徐阶今后能中探花,还是决定不给他了,反正他搞得定。

很快就到了考试日,每个试子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场考试,第一场八股文,第二场应用公文,第三场策论,历时九天七晚。考试前一天晚上,很多人失眠,但这些人里不包括朱恒。

八月初九当天,朱恒和徐阶丑时就起来准备。在与松江府的试子汇合后等待着贡院开门。

朝中有人好办事,松江府的学子第一批被点到名,进院搜身,这一流程不可避免。搜身其实还是很侮辱人格的,也是学子成名当官后永远不想记起的经历。

轮到了朱恒,好嘛,他身前的锦衣卫朝他眨眼睛,原来是陆炳的手下,这一过程自然就草草了之,做个样子罢了。朱恒的身心没有得到任何伤害。拿到了座位号,不出意料的是房屋条件果然是最好的位置。

因为各种原因,说到底就是贪污,贡院很多考位的房屋设施简陋,连雨都档不住,考生买下雨天考试还得撑着伞。担心试卷不要被雨水打湿,否则就要再等三年了。

要么是考位在茅房边上,正值夏秋之际,臭不可闻,哪有心思考试。再好的本事学问都代替不到五层。但这一切和朱恒毫无关系。

朱恒坐下后,悠闲地等待考试开始,后面还有好多人要搜身,这一过程时间睡一觉都够了。期间好多官员似是随意从朱恒面前走过,有意无意地朝他看上两眼。朱恒知道这些人应该是嘉靖派下来的,对他们还以微笑。

等到试卷发下来,考题果然和徐鹏举拿来的一模一样。但是八股文还是朱恒的软肋,没办法呀,先天不足。就算已经提前知道了题目,朱恒还是没办法叫人家帮忙做答,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人家自己作弊了吗?

就在朱恒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一筹莫展之际,主考穿着绯色官服巡视考场来了。巡视了一圈后来到了朱恒屋前,神不知鬼不觉地,扔了张纸进来,就像没事发生一样走了,顺便还把这排的巡视人员安排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