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显才华(1 / 2)

 朱恒长得眉清目秀,皮肤白皙,怎么看也不像是个猎户的孩子。

江南出人才,其时江南经济发展较快,并且注重教育,往年会试中举的多是浙江,江西等地的读书人,朱恒从小在私塾念书,加之前世义务教育,应试教育的功劳,在同龄人中还算是佼佼者。

王府中教书的先生乃是顶顶有名的谢迁,成化十一年的状元,弘治年间就入了内阁,进詹事,又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正德年间屡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只因刘瑾迫害而致仕归乡。三年前,兴王派人多次至余姚才把他请来。60多岁的老先生凭着他“谢公尤侃侃”,教书还算有点趣味。没几天功夫,朱恒就深深被他的博学多才所吸引。

上课时,只见朱恒和比他还小一岁的陆炳坐的笔直,认真听讲,老夫子对于他俩的表现相当满意。但是再看黄胖子和小厚璁只能直摇头。那个胖的上课不是擦汗就是睡觉,老夫子已经放弃他了,自然地做到视而不见,免得对牛谈情,太监估计是没有文化需求的。

而对于这位世子朱厚璁,老夫子也是没有办法,虽然上课老是在做与讲学无关的事,不是做手工就是与黄胖子传纸条,要么看向窗外不知想些什么,但是无奈人家天生聪慧,每天的讲学与功课,第二天全记住了,背出了,想告状都没地方去。

谢迁还有一个郁闷之处是,上课一定要掌握主导权,千万不能让新来的那个小家伙有提问的机会。真不知道他满脑子里都是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小小年纪总是语出惊人,已经🈶️好几次提问吓得老夫子一身冷汗,总不见得在孩子面前丢人答不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