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鉴定真迹(1 / 2)

不让江山 知白 0 字 2021-07-05

 运宝斋在豫州城里的名气不小,许多达官贵人或是富商大贾都会把孩子送到这里求学练字。</p>

在李叱和豫州城还没有任何关系的时候,运宝斋就已经和这里的许多大人物们之间千丝万缕密不可分。</p>

而运宝斋背后的实力,就是当初横行无忌的缉事司。</p>

随便在大街上拉住一个人问他,哪个职权衙门是有史以来最恐怖的,得到的答案都会一样,只能是缉事司。</p>

大楚以往从不曾有过被一个太监专权到如此地步的时期,缉事司就是这专权大太监控制所有权利的工具。</p>

在很早很早之前,李叱才七八岁的时候,他曾经问过师父长眉道人一个问题。</p>

他问师父说,以往大楚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强权衙门,比如曾经也很让人畏惧的明法司,在明法司之前也有让人畏惧的金吾卫。</p>

可不管是明法司还是金吾卫,都没有达到缉事司这样令人恐惧的地步。</p>

师父当时想了想后告诉小李叱说,可能那些太监们,在宫里受了不少的气,一旦掌权,就开始拿外边的人撒气,越撒气越狠毒,越撒气越变态。</p>

李叱当时觉得有些道理,但一定不是全部的道理。</p>

运宝斋的伙计不少,毕竟这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店,时至今日,在运宝斋后院里求学的弟子们依然有将近二百人。</p>

事实上,运宝斋由两部分组成,运宝斋只是前边店面的名字。</p>

后边的地方叫做明悟堂,在豫州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和雅序书院齐名。</p>

雅序书院是曹家所创办,近几十年来,许多中原名士都是出自这里。</p>

曹家办雅序书院有一个最大的规矩就是不收钱,只要是和曹家有生意往来的人,都可以将自家的孩子送到书院里读书。</p>

不仅是不收学费,各种费用一概不收,而且一切所用自然都是最好的。</p>

但是这个生意往来当然有条件,你如果只是和曹家控制的某个店铺做过几百两的生意,曹家自然不会把你列在可以成为朋友的名单之内。</p>

明悟堂比雅序书院建起来要晚不少,是刘崇信开始担忧曹家可能会对皇帝有所图谋之后,亲自给雁北城下命令,让他在豫州城里建起来一座可以拉拢接触豫州城各大家族的书院,用以监查曹家。</p>

当时雁北城给刘崇信提出的建议是,如果直接办书院的话,必会被曹家所怀疑。</p>

不如先办一家书斋,循序渐进,用三五年的时间让豫州城的人适应了,再办书院。</p>

于是,刘崇信下令将大兴城里那些有名气的文人抓了不少,看谁的字好,就把谁送到豫州,不听话就死。</p>

集合了诸多名家的运宝书斋,很快就在豫州城里打响了名声。</p>

尤其是城里那些没有官面上的重要身份,但家里着实不缺钱的富商大贾来说,若是能在人前提起来自己的孩子是在运宝斋被名家教导,那是非常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p>

而这运宝斋里最大的噱头,就是大家韩画眉。</p>

世人皆知,近几百年来最有名气的文人便是嵩明先生。</p>

在嵩明先生还活着的时候,他的字就价值万金,且是万金难求。</p>

而被诸多名家所认可的,唯一一个嵩明先生的传人就是韩画眉。</p>

韩画眉算是嵩明先生的第六代传人,他的字,被誉为有嵩明先生八分神韵。</p>

除此之外韩画眉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鉴定大师,不管是什么的字,只要韩画眉认定是真迹,那就算是盖棺定论,不可能再有人质疑。</p>

这样一个大家,却还是敌不过对死亡的恐惧,只好听从刘崇信的安排跑到了豫州城来。</p>

此时站在门口迎客的那个小伙计,恰恰就是之前被曲南怀安排接触圣刀门门主的那个小伙计,他的真名字叫刘仰公。</p>

说是小伙计,他在运宝斋里已经有十三年之久,最初来的时候他才十六岁。</p>

他其实有些担心,门主被杀,雁北城被抓,曲南怀下落不明,万一雁北城招供出来什么,运宝斋这边基本上就必定是全军覆没</p>

然而他们又不敢跑,宁王下令,暂时不准任何人离开豫州,守门的宁军士兵只往豫州城里放人,不会把人放出去。</p>

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撑着,寄希望于雁北城和曲南怀不会连累到他们。</p>

曲南怀安排他接触门主,也是一个巧合,而这个巧合就来自于刘仰公。</p>

他以小伙计的身份在豫州城里行走,自然不会被莫名其妙的怀疑到。</p>

于是盯着宁王那边的事,一直都是他带着一些人在做,这些人轮流盯着豫州城府治衙门。</p>

就在门主出现在府治衙门外的那天,刘仰公就确定这个人一定有大问题。</p>

曲南怀到了之后,他将这件事详细告知,并且他也知道门主就住在距离府治衙门不远处的客栈中。</p>

曲南怀当时的心思并不复杂,能多找到一个可能会对宁王动手的人,就一定要拉拢过来。</p>

曲南怀又他妈的怎么会知道,那天他带着装-逼的心去那家客栈见门主的时候,差点被人家像是捏死一只蝼蚁那样捏死。</p>

正因为如此,曲南怀才确定,门主这个人可以大大的利用。</p>

就在想着这些的时候,刘仰公忽然听到面前有人轻轻咳嗽了几声。</p>

他连忙抬头看,却见面前是一个面容俊美的年轻公子。</p>

面目依稀之间有些熟悉,可是一时之间就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p>

他连忙客气的俯身打招呼:“公子好,请问公子来运宝斋是有什么事?”</p>

这年轻公子指了指身后随从抱着的东西说道:“我是从外地来的,到了豫州后想出去却出不去了,宁王下令封城,我只好在豫州城里多留一些时日,只是......囊中羞涩,所以想把我珍爱的几幅字画拿过来请运宝斋的先生过目,也想问问,这里收不收。”</p>

刘仰公连忙道:“收的,公子快请进。”</p>

那年轻公子迈步进门,小书童模样的人跟在他后边,这公子已经足够俊朗,可是这小书童却更加漂亮,唇红齿白顾盼生姿,若是女子的话,也不知道会让多少人为之神魂颠倒。</p>

运宝斋里一共有三十几位先生,其中十八个人轮流在前面正堂里主持生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