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江阴、扬中小捷(2 / 2)

英国人在江阴折腾了差不多一周,带着剩下的十三艘船继续西进。

这次他们警惕多了,在长江两岸各派出一千陆军先行扫荡,炮舰远远落后一两公里,防止再被炮兵。

英军只顾寻找炮兵阵地,不相信有清军敢与英国陆军正面对攻,但埋伏在扬中的南洋军等的就是这只先遣部队。

7月2日,长江南岸的英军先遣军进入扬中,当晚在西来桥扎营。

半夜,又是一阵突然的炮声,英军先遣军被炸醒后立即行动,但由于是被三面包围,不得不花了好一段时间才确定炮击来源,然后又顶着炮火设置好自己的火炮,开始还击。

正是在这段时间,两千南洋军对一千英军进行了力所能及的饱和攻击。尤其在夜间,莱茵的步枪优势就显示出来,射速快、射距远,枪身质量好能支撑更多次发射。

当英军开始还击时,已经损失了近一半火炮和三分之一的士兵。这场不对称战斗使得其后近一个小时的战斗中,两千南洋军几乎把一千英军包了饺子。

直到英国警戒军舰发现,陆陆续续靠近战场,开始炮击和登陆,南洋军才开始撤退。

到天亮,英军检查战场,发现先遣军几乎全军覆没,由于被三面包围无处可逃,伤亡相当严重。

到这时,英国人才不得不正视清军的骚扰战术,而且他们意识到这就是在宁波战役中被歼灭的南洋军的另一部分。

为此他们在扬中停留四天,激烈讨论是否继续沿江而上。最后继续执行扬子江战役的意见占了上风,英军又开始西进。只是这次英军更加谨慎,两岸先遣军规模扩大到了各有五千人,同时有两艘战舰随行配合。

江阴知县、扬中知县向江苏巡抚孙善宝汇报了南洋军两战捷报,孙善宝大喜过望,随即向京师报捷。浙江巡抚刘韵珂得知此事更是兴奋,看来自己赌对了。他随即招来还驻在杭州的邹汉勋,与其沟通之后,向道光帝上密折,称是自己与南洋镇秘密制定偷袭计划,字里行间,把自己跟南洋镇的关系又加深了一层。

道光帝见捷报也十分喜悦,不仅下诏嘉奖南洋镇,安抚江阴、扬中、江苏,还口谕夸奖了一番刘韵珂。

但无论是皇帝还是南洋镇,都明白这个仗不能这么拖下去。于是皇帝趁着两场小胜,命令钦差大臣耆英与伊里布“馈送英夷牛羊”,两江总督牛鉴以“黄金十二万犒劳英师。”希望英国人能答应回到谈判桌上来。

英国人似乎是被打的丢了面子,反而有些急了,更加执着的要向镇江、江宁、南京一线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