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鲶鱼的梦想(1 / 2)

 现在这个社会,还玩这套,早已经过时了。亏这些所谓的专家还有脸提邓老人家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简直是在践踏这句话。

不过,百花齐放才是春,蓝炘需要这种声音。

他的这个科研项目,能经过省科技厅论证通过,就有它的技术先进性和可推广性。现在这个社会,真正颠覆性的革命性的产业技术,已经很难出现了。

这个宁省葡萄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全国都赫赫有名的葡萄树种植权威专家张铁军,就是瞅中了这一点而发难,实际上不过是利益群体的代表而已。

蓝炘相信,以后还会跳出很多这样的人。

让他们闭嘴的唯一办法,就是葡萄树越冬的大数据。

今年采集的数据已经足够优秀了,只是还不全面。科学不会造假,农科院的张工这方面很谨慎,已有的数据,已经让他对这项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信心十足。

这个时候,有反对的声音,蓝炘真心希望再激烈点才好。

现在反对的声音越大,将来影响力和效果才巨大。

他就要做鲶鱼,这时候要是有比张铁军更厉害的权威专家跳出来,将来被他按到在地上摩擦,才爽快。

只有这样,到时候打脸才会好看,等成果验收以后,项目推广才会顺利,收益会像割韭菜那样容易。

“人家这是不给你活路,你还笑?”

这种时候,沈然本来是有点担心蓝炘的,看见他居然没心没肺的还在笑,就忍不住问了出来。

“沈然,鲁迅老人家说,世界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的活路不是几个所谓专家能给的,而是所有需要给葡萄树越冬的葡萄种植园和希望酿造出优质葡萄酒的酒庄给的。见到可笑之人的可笑之言,我不笑出来,会憋死我。放心,火还不太旺,要烧得再猛烈些,才合我意。”

“得啦吧,蓝哥,我摸摸,你是不是发烧了。那些是什么人,任何一个跳出来都能踩死你。”

“去,你不懂,别小看我们这个在省科技厅立项仅仅不到三百万元的科研项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划时代的变革出现的时候,是没有人知道它的伟大之处的。一方面我需要发声,他们正好代替了。另一方面,此时他们发声,并不能阻止省科技厅对这个项目专项拨款支持。也就是说,别看他们现在跳的欢,将来一定为打脸拉清单。”

“咯咯”

听他最后那句话,沈然也不由自主笑出声来。

若不是在蓝带咖啡厅,蓝炘都想破着嗓子大笑。

这哪是打压,完全是及时雨啊!

因为站的角度不同,魏子俊的父亲和沈然一样,看到的是打压,感觉到的是担心。蓝炘恰恰相反,这已经不是蝴蝶在煽动翅膀,而是鲶鱼在嗜血。

他要把这张凤城日报要保存起来,太有纪念意义了。

“沈然,你问问他们这份报纸能卖给我们吗?我要收藏起来。”

“蓝哥,至于吗。服务员,过来一下,你们这份凤城日报卖给我们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