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神道(1 / 2)

 玉安山神自诞生以来执掌神位七百余年,‘死亡’之后,一切人格记忆溃散,但也提前给后来者留下了大量的信息。其中包含无数隐秘,令朱玄打开眼界。

远古之时,神鬼不分,神人鬼混居。自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人类走上文明的道路,成就万灵之长。三皇五帝,更是统御天地人神鬼,万灵共尊。

故而既是人皇,也是天帝。

上古密事太过遥远,如今自汉末以来,神道渐渐规整,延续人道礼仪之规则,以品阶分化。

从最低的九品到最高的一品,一品一个阶层。至于超越一品的,可称之为帝君,玉安山神没有什么记载。

山神土地城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格局。

品阶以神灵位格,统治范围,权柄,神力等等进行评价。

如土地自汉末以来已经没落,所谓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

自此土地已经成为最低品阶的小神,多为乡村之地祭祀。多为九品小神。

城隍则更加复杂,有只能统治城市之内的,七八品小神,也有沿人道划分治理境内所有地方的五品甚至三品大神。

县城隍最高为五品,大多为七品之神。府城隍最高三品,大多为五品。

州城隍若能实际统御一州之地,最高可为一品大神,大多也不过五品,少有三品之神。

至于都城隍,最高延续首都之职责,统御一国,当然可谓帝君甚至天帝。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出现的情况。多为三品之神,极少能够达到一品大神。

山神以五岳为例,统御整座千里山脉,可为帝君。若是分割,除非名山大川,其余不如城隍。

水神更是支零破碎,以地域划分,江河任一支脉,都有不下十个神灵,更不用说江河主脉。

玉安山神由天地自然孕育,成也因此,败也因此。

以玉通山灵,以祭祀汇聚灵性,最终孕育山神。祂就是山,山就是祂。以山为躯体。

智慧刚刚萌发,便被山民数十年祭祀,香火冲击。

最终所成人格,不过短短七百余年,便已经走向垂暮,身为神灵竟是如此无灾无劫的自然消亡。

如果是人死成神,意志坚定之人,不涉及灾祸,活上一两千年也不是问题。

传闻之中的大神,自古至今数千年,修为神力乃至权柄,还在增长。

神灵没有寿命之威,但神躯不衰,神心却承受不住岁月的侵袭。特别是统治一地,接受万民香火的神灵,更是难以承受。

但好处却也显然,本应是九品的小神,走到了七品。而且人格消亡,重新孕育更为简单。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称之为不死不灭。

只不过孕育新的山神过程,却出了问题。原本山神沉睡,祭祀不断,灵境也可继续运转。

但流匪攻破村庄,死伤无数。魂魄来到灵境,充斥着怨气。而其中神将神兵,生前都是山民,更不能眼睁睁看着灾祸发生。

然而恶匪杀人无算,哪里会怕鬼神报复,区区小小的山神,更不放在眼里。

最终恶匪获胜,屠灭村庄,占山为王,后来动乱结束之后,更是安家落户为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