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泰山(1 / 2)

 自西向东一路下行,入秦岭渡淮河,最终转道北上泰山。

王者受命必封禅。封,增高也。禅,广厚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禅梁父之址以报地。史称无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皆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秦始皇封泰山,禅梁甫。汉武封泰山,禅梁甫、肃然及蒿里、石闾,修封者凡五是也。

朱玄自登封御道之上玉皇顶,此时泰山显得极为荒凉,不仅没有游客,就连居于各宫观的人都跑了许多。

每当封禅,都要重新修缮宫观道路。此时玉皇顶楼阁,还是当年修行界进行维修,自那之后只余寥寥几人在此管理。

取出和氏璧,多次使用下来,动辄勾连天地大元气,没有更显神异,反倒有所损坏。

朱玄不由叹息,哪怕是一界神物秘宝,材质也难免陷于元气而无法升华。

修行界在泰山祭天,推算不出未来,就连前路都找不到?

成就真人之后,能够凝练自身天眼,可观上观大千下察微末。朱玄登上天坛,‘睁开’眼,曾经灵觉所感,能够显于肉眼之中。无穷元气上升下沉,变化无穷,又始终如一。

高举和氏璧,一道金光上射天空,下入泰山。催动测算之法,灵觉探入冥冥,深入渺渺。不闻不见,却能知天地万物。

只觉世间大势涛涛,摧毁一切,无人能挡。其中西方气运显化各种奇异生物,各自嘶鸣,肉眼可见的增强,吞吐四方。回望神州,未来迷茫不可见,只觉自身深陷其中,一片迷雾。

朱玄心中一动,将自身法印‘玄坤真人’大印抛出,于头顶虚空中轻轻一转。

“我为朱玄,非神州玄坤真人也!”

心灵轻跃而出,再也不受迷雾遮掩。

犹如超脱天地之外,观望人世。神州苍生黎民,不断沉沦,黑暗蔓延。其中星星点点之火,缓缓升起。黑暗越深,星火就越多越明亮。

想到修行界计划,于是立刻发觉,未来之中越来越多的星火,几乎充斥所有黑暗之间。

可是星火始终只是星火,在黑暗之中挣扎。

朱玄却不觉异常,因为修行界本身就没有提出任何可行的道路,或者说,整个神州陷入动乱,也无人能提出一条前路。

由此看向更遥远的未来,始终都是黑暗,与不断熄灭又不断新生的星火。见此,想到现世的历史,忽然天地剧变!

只见星火呈燎原之势,化为薪火,不断燃烧着,蔓延着,化为一条明亮的道路。随后,无穷无尽的星火之光升起,汇聚一处,如大日升起,照破一切黑暗。

这是希望,也是人道求生求存,奋发上进的精神,汇聚一处,令朱玄沉浸其中,似乎被吸引。

灵觉猛然刺痛,朱玄惊醒,不由大骇!只见火光自虚无中向他心灵蔓延而来,甚至心中无中生有火光自现!

“不好,借物替形!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