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千家沸此宵(1 / 2)

边月满西山 奕辰辰 0 字 2021-09-11

 茶铺中已经没有单独的座头。</p>

刘睿影和汤中松只得和旁人拼桌。</p>

两人虽然不喜如此,可刘睿影执意要喝,却是也没有办法。</p>

最里面,靠近茶炉的位置,尚且空着两个座位。</p>

什么地方都讲究个风水,距离茶炉最远的地方,就是这茶棚的上风上水。</p>

当然,这是在夏天才会如此。</p>

夏天炎热,距离茶炉越远越好。茶棚没有墙壁,四面透风,等夜风起时,便会更加舒适。要是在冬日,就会颠倒过来,所有人恨不得围着茶炉就坐。</p>

</p>

“三位远来贵客喝点什么?”</p>

茶棚伙计问道。</p>

“你怎么知道我们不是中都城中人?”</p>

刘睿影差异的问道。</p>

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扮,并未觉得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p>

“嘿嘿……中都城里的少爷公子们,哪里会来这里喝茶?那不都是上好的茶楼坐着,面前放着好几种茶点,身边儿还带着个摇扇子的丫鬟,边听唱曲儿便跟着哼哼?两位一看就是因“文坛龙虎斗”来的贵客!应当是要去那胭脂弄里找乐子吧?现在还不到时辰,也无处可去,所以才来这茶棚里歇歇,顺道体会体会老百姓的光景。”</p>

伙计说道。</p>

嘴上不停,手脚也极为麻利。</p>

还特意换了个崭新的毛巾,先倒了些滚开的茶水在桌上,然后也不顾烫,立马擦拭了一番。</p>

桌子是老木头。</p>

经年累月的,四处都是裂痕。</p>

被茶水一烫,登时百年弥漫出一股年岁独有的气味来。</p>

这种木香混着茶香,和名贵的木材有极大的不同。</p>

朴实中极为深入、透彻,略微带点点咸。</p>

和茶铺中卖的大碗茶很是相似。</p>

还未喝到嘴里,却是已经尝出了味道。</p>

刘睿影和汤中松坐下后,朴政宏揣着手,站在二人身后。双眼不断的在茶棚中四下打量。</p>

许多人都偷偷的将目光抛过来,想要将这三人看个究竟,但对上朴政宏的眼神,却又立马低下头去,开始专心喝茶。</p>

有几人的茶碗明明都空了,却还假装嘬几口,生怕被朴政宏发现自己在偷看似的。</p>

“眼力见儿不错!我们正是从外来,要去胭脂弄中凑热闹。你这里都有什么喝的?”</p>

汤中松问道。</p>

朴政宏随着自己主子的话音落下,立马从袖筒里掏出个银锭,放在桌上。</p>

光灿灿的,被茶棚昏暗的油灯蒙上了一层黄韵。</p>

“这里只有茶,加了粗盐粒的大碗茶。”</p>

刘睿影说道。</p>

供给力巴打发时间的地方,不会有什么好东西。</p>

何况他本就只想喝点重口的东西。</p>

除了酒之外看,也就剩下加了粗盐的大碗茶了。</p>

“贵客此言差矣!”</p>

伙计双手双手握着毛巾的两头,抹了把脸上的汗珠,接着往脖子上一挂说道。</p>

“难不成还有别的?”</p>

刘睿影问道。</p>

“咱这茶棚,和胭脂弄近在咫尺。借用二位读书老爷的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怎么着也不能只有粗盐大碗茶呀!”</p>

伙计笑笑说道。</p>

刘睿影不语,静等这伙计显摆。</p>

这样的地方,最喜欢的就是外来客。</p>

外人远道而来,大抵也就做这一次买卖。</p>

下次什么时候来,还来不来,都是两说。</p>

即使来了,茶棚在,胭脂弄在,伙计在不在却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p>

银锭往桌上一放。</p>

再看二人的穿着、言行、举止。</p>

就算不是大贵,也是小富。</p>

只要能用话术忽悠的住,却是一笔就能抵得过两三个月的开张。伙计自己的赏钱,当然也不会少。</p>

他在这茶棚中,每月账上给他支取不到五钱银子。</p>

除却偶尔来个大户,给点赏钱,最多也超不过一两。</p>

茶棚和酒楼不同,吃住都得靠自己。唯独茶水不付钱,管够。</p>

可这水不是饭,喝再多也不顶饱,反而想吐……。</p>

如此一个月算下来,根本没什么结余。</p>

伙计年龄不大,还未成家,最想的就是娶个媳妇儿,生几个儿女,两口子有一方带门面的小买卖。不用大,不用赚多少,能隔三差五的吃顿大肉就行。</p>

但现在他存的银钱,却只够娶个寡妇的……</p>

想他清清白白一小伙子,还未在女人面前松过裤腰带,要是真娶个寡妇回来,多亏得慌?</p>

黄花大闺女却又娶不起……</p>

自己还和老母亲挤在一个小屋里,倘若要成家,不说给媒人的好处和聘礼,光是划地、盖新房、添置家具,哪样不得用银子砸?</p>

这笔账伙计早在心里盘算了无数遍。</p>

五两银子,足以说动他那边儿最好的媒人鼓足了气势去吹捧。</p>

明明自己只是个中都城中破茶铺的活计,经由媒人的嘴一改,就化作了城里数得上名号的茶楼掌柜。</p>

要说这世道上谁的嘴最厉害,就连说书先生都得对说媒的礼敬三分。</p>

说书的全凭祖师爷留下的话本儿传奇,媒人可都是千人千面,套词儿不带重样的。</p>

更何况,人家身后站着神仙。</p>

所谓姻缘,都是月老抛红绳,媒人扯线头。</p>

寻常老百姓一听这事关神明,还有谁敢出言质疑?</p>

不过这伙计也着实凌厉。</p>

摸得准刘睿影和汤中松的心思不说,还能把自己的目的,巧妙的融进其中,不漏痕迹,也算是个高手。</p>

“咱这茶棚虽然破,但也有个绝活儿。”</p>

伙计压低声音说道。</p>

现在反而轮到桌上另外两位早来的人不自在。</p>

匆匆喝完杯中茶,对这刘睿影和汤中松讪讪一笑,便拿起身旁挑货的扁担,起身离开。</p>

中都城的力巴大致分为两种。</p>

一种是有手艺,一种是卖力气。</p>

有手艺的,在人市上,地位崇高,从来不会走街串巷的揽活儿,都是端坐着,等雇家来请。</p>

不但赚的多,却是还得管一顿饭。</p>

要是活计复杂,时日长,夜里还得加宵夜。</p>

更出名的老师傅,都不会亲自上街。让徒弟挂着名头,往那一立,自当就被团团围住,至于去谁家做谁的活儿,徒弟都得先一一记下,回去让师傅挑选。</p>

方才离开的这</p>

两人,便是地位最低的苦力。</p>

条件好些的,拖着个板车,还能一次多装些货物,省时省力,赚的多些。</p>

手提扁担的,都是手里没有本事,只能靠体力换饭吃的人。</p>

刘睿影小时候,中都城里这样的人还很多,现在已经逐渐看不到了。当初在长街上,因为的货物沉重,他们如蝼蚁一般几乎贴着地面爬行,只是为了生存下去,且好好的活着而已。</p>

这些事对旁人来说并不困难,但却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目标。</p>

看着那两人把扁担当做手杖,在地上一步一拄,刘睿影和汤中松已都不自觉的叹了口气。</p>

他们和一旁即将沸腾的胭脂弄格格不入,但却应当是出入胭脂弄最多的人。</p>

每日都有无数斤香片、巾绢、酒水以及杯盘碗盏得靠他们人拉肩扛的运进去,可却没有时间驻足片刻看看头顶亮起的花灯。</p>

伙计天天和这样的力巴打交道,自是没有这般感慨。</p>

神神秘秘的绕道茶炉后面,从柜台下取出个小瓷瓶,放在桌上。</p>

接着俯下身来,胳膊肘撑在桌面上,脖子用力向前伸,朝着小瓷瓶努了努嘴,说道:</p>

“这边是去胭脂弄的法宝!”</p>

刘睿影看着小瓷瓶,皱起了眉头。</p>

这小瓷瓶单论外观,和药铺里的药瓶,脂粉铺里的粉瓶无二。</p>

但这里明明是个茶棚。</p>

茶叶都是散装的小布包。</p>

何况即使是用来装茶叶,未免也太小了些……</p>

但汤中松看到这瓶子,再一听伙计的言语,顿时意味深长的笑了出来。</p>

当即将瓷瓶拿在手里,拔掉瓶口的塞子,放在笔尖下闻了闻。</p>

“肉苁蓉、鹿茸、杜仲、淫羊藿、韭菜籽、锁阳、海马、菟丝子、黄精、女贞子、黄芩、金桃子、沙苑子、附子、肉桂、巴戟天、枸杞、何首乌、覆盆子。”</p>

汤中松一共说了十九个名字,全都是药材。</p>

每多说一个,伙计的脸色就僵硬一分。</p>

待他全部说完,伙计撇着嘴,兴致缺缺。</p>

“这可真是大杂烩啊!而且还部分轻重,一部脑的磨成粉,难不成是冲水喝?”</p>

伙计被质问的无言以对……</p>

刘睿影虽然不懂药理,但听这名字,再结合汤中松的笑意,却是立马反应了过来。</p>

这伙计还真把自己二人当做了冤大头……竟是连这种床笫之药都拿了出来,想要趁机敲个竹杠。</p>

好在汤中松是花丛高手,仅凭气味,却是就将其中的成分全都说了出来,让刘睿影无比佩服。</p>

“这药粉,吃了可不会增加一点快乐。如此多同样药性的,配在一起,就算只服下指甲盖儿多少,也定然会鼻血不止,脾胃绞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