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9章(2 / 2)

巴克坦看样貌大概三十来岁,一开口居然是海汉官话,虽然带着极重的口音, 但也基本能听懂他所说的内容。

巴克坦并非女真人,而是吉烈迷人。这个族群生活在日本海、鞑靼海峡方向的临海地区, 所在疆域的面积甚至远超建州女真。

不过吉烈迷部族因为所居之地远离中土, 又是苦寒地带不易耕作,文明程度长期停留在渔猎时代,实力当然也就无法与自立门户建立后金国的建州女真相比。

在后金改国号为清,正式立国之后,关外原属大明奴儿干都司的大片疆域都被满清吞并,吉烈迷地区也自然不能幸免。巴克坦所在的部族更是在二十年前就开始被满清征兵,以三丁抽一的比例抽取青壮强行入伍服役。

当时清军兵丁分为旗丁、披甲人、阿哈三个等级。旗丁是女真人,身份最高;阿哈是由汉人、朝鲜人等奴隶组成,身份最低;而位于中间的披甲人就是各种非女真部族的士兵,吉烈迷人就属于这个群体。

不过常年征战并未给吉烈迷部族带回财富和荣誉,这些战争红利大多都流向了八旗满人的口袋。而吉烈迷部族除了在战争中大量折损的男丁之外,并未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

在这样的情况下,吉烈迷部族的反战情绪逐渐滋生,不愿再配合清廷的征兵措施。但这非但没能为他们争取到更好的待遇,反而是招来了清廷的惩罚,吉烈迷部族被征兵的数量增多,而且入伍后往往会被派去最危险的地带执行高风险的作战任务。

到1648年前后,从军对吉烈迷部族的男丁来说,几乎就是有去无回的一条死路。而这时清军在辽东地区的军事对峙中已经明显处于弱势一方,其统治区内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样的趋势,不乏有人在暗中与海汉展开接触。

而为海汉与吉烈迷部族搭桥建立起关系的,却是清军战俘中的吉烈迷人。尽管过程有些曲折,前前后后用了好几年时间进行接触,双方终究是建立起了贸易关系。

对于吉烈迷部族来说,依附于满清的十余年间并没有获得什么显著的好处,反倒是折损了大量男丁,严重影响了部族的繁衍。而海汉人愿意向吉烈迷部族提供各种生活物资,不需要战争,吉烈迷部族完全可以通过贸易渠道获得他们想要的一切,甚至包括盐铁茶糖这些受到严格管控的物资在内。在这样的情况下,海汉与满清谁才是值得合作的一方就不言而喻了。

不过这个时期海汉与吉烈迷部族之间开展贸易活动还相当麻烦,双方的辖区之间还隔着满清的地盘,无法通过陆路输送货物,海汉不得不从海上绕一个大圈,由朝鲜半岛西海岸出发,穿过日本海之后抵达吉烈迷部族的领地。

后来满清逐渐不敌海汉攻势,主动申请停战议和,双方在边境建立贸易关系,海汉便鼓动吉烈迷人也设法参与进来。至于其身份,只要多花一点钱,要弄个旗人出身倒也不难。有海汉专门提供的商业资源,像巴克坦这样的商人很快就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甚至开始在满清高层建立起了人脉。

得益于这样的特殊地位,巴克坦可以顺利出入两国地域,所以他向海汉出售的不止是满洲土特产,还有大量的情报信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