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不屈的汉人精神(2 / 2)

“梓州有百姓跟士兵发生争执……”

“四州缺少大量的几层官员,请王爷催促吏部调派一些……”

放下手中的奏折,心情郁闷的李南起身来到了窗前,望着花园里的绿树红花,闻着清风带来的丝丝草木香气,慢慢的呼出了一口气。

什么样的战争最难打?那必定是带有国家和种族区别的战争。

如今的李南麾下的文武百官多是外国人,而军中士兵百分之八十都是交趾人、占城人和大理人,这在宋人的眼中,就是外族侵略。

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言道:“宜悬头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自汉朝起,华夏的百姓就都成为了汉族,他们也都拥有了一条坚硬的脊梁,三国时期虽然内战纷乱,但是若有外族入侵,那全天下之人都会竭力抵抗。

大概是从宋朝起,重文轻武的国策下,汉人的骨头的坚硬度就开始慢慢消融,每年将岁币献给辽国、西夏,还有金国这才换来了和平,而到了清朝之时,那就不必多说了,不但割地赔款,还出现了不少崇洋媚外的奴才。

如今的大宋皇帝和大部分官员都是软骨头,但是隐藏在大宋百信心中的精神和底线却还没有完全消失,对于李南这样率领异族军队占领大宋疆土的侵略者,他们的心中都隐藏着一股怒火。

华夏汉人抗金、抗蒙,反清,就算后世的岛国打了华夏十四年,最终也被赶走,如果按照现在这个趋势走下去的话,恐怕李南在蜀地和广南东西两路的统治也不会安稳。

想到这里,李南的思绪飘到了北方,他需要尽快扭转这种趋势,要找到一个汉人不把自己当作外族入侵者的方法。

正所谓“无福跑断肠,有福不用忙。”

就在李南每日都忧心忡忡的想要解决这个难题的时候,宋国来使少宰王黼抵达了荆湖南路。

大宋各地都有镇南国派去的探子细作,而东京城中的就更多了,所以很多连宋徽宗都不知道的事情,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李南就已经早就知晓了。

张书夜为什么在大殿上甘愿认罪?那是因为童贯以张伯奋、张仲熊以及张氏全族威胁,张书夜这才不得不背了这口黑锅。

自从得知大宋对待南北的策略后,李南虽然无力继续进攻荆湖南北两路,江南西路这三州之地,但还是派斯巴达克斯率领小股部队给大宋施压。

王黼这个贪生怕死的家伙虽然领了圣命,但是他肯定不敢来桂州城,所以只派来了一个信使。

永州,位于潇、湘二水汇合处,故雅称“潇湘”。

由于永州境内通过湘江北上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通珠江水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也是荆湖通往广南、以及西南各地的门户,所以王黼便将此次会面的地点定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