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革新制度(1 / 2)

 “明之啊,你好好休息,万千莫要顾忌政务了。”江河坐在瞿清病榻之前,闻着空气中飘散的中药气味,细心安抚道。</p>

又怕瞿清多想,江河道:“朕不是夺你的权,实在是不忍心看你继续如此操劳。朕打算让你去地方上散散心,你打算去哪儿?运州?还是相州?”</p>

运州治所是昌邑,相州治所是邺城,都是五都之一,繁华所在。</p>

病榻上的瞿清却摇了摇头:“陛下亲临慰问,微臣怎敢有半点二心,不过如今朝政正忙,岂能丢下?再说孝直近来身体也不大好,我一走了之,也害苦他了。”</p>

“怎么这么犟!”江河道:“实不相瞒,我也想让孝直歇歇,可又怕突然升上两个新的平章,会有动乱。”</p>

“陛下……咳咳咳”瞿清话说到一半,便剧烈咳嗽起来。“陛下所言甚是,平章之位,太过荣贵,乃是全朝群臣之统,不可贸然替换。”</p>

“朕也正幽困于此,不知明之有什么好的计策?”江河帮瞿清拍了拍背,才让瞿清的咳嗽减轻了些。</p>

略一思索,瞿清道:“臣以为,不如再设一位,多添属吏,或可一试。”</p>

“嗯,明之想法与朕不谋而合!”江河点了点头。“不过新平章的人选,朕却为难了。”</p>

瞿清早就看出江河前来,早就心有所属,来此一问既是试探,又是问询。瞿清也不藏着掖着,他顺着江河的意思道:“户部房大人,自建宁年间即统领天下财政,如今已近十年,轮资历,微臣亦不如。”</p>

“房乔?”江河故作惊讶。“可他在户部根底太深,恐怕不利。”</p>

作为土著的瞿清,当然不知道什么须弥界的事情,可他还是感觉到房玄龄的忠诚,对江河道:“房公治财十载,别无二心,忠心可鉴日月,实是可托付之人。”</p>

“好!既然明之极力推荐,朕便考虑考虑,可平章之位,既然要拓,还请明之再荐上两名。”</p>

“唔……”瞿清会意,道:“工部尚书……咳咳咳……工部尚书王介甫,胸有良谋,或可为平章。”</p>

“还有呢?”</p>

“微臣以为杨大人也……”</p>

“嗯?”江河一听这个杨字,就知道瞿清说的是杨善会,他是有几分能耐,可把天下交给他,江河却是不放心。更何况,他的水平已经完全从近几次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可治小邦,不可委大国。</p>

大国尚且不可委托,何况是天下。</p>

除了这个,江河心中又怀着对杨善会的成见,自然不允。</p>

猜错了天子意思的瞿清连忙起身,想要跪在榻上请皇帝谢罪,却被江河一把拦住,大叫不必。</p>

“除了杨大人,容微臣想想。”</p>

“如今看来,工部刘尚书的资格也可,还有礼部侍郎宗秉之和江东都督王逊,虽然年轻,却也可堪大用,不过二人刚刚晋升,可以留作日后储备。”</p>

“此外嘛,臣观秘书省丞赵成,也是扎实忠厚之人。还有户部的郭阳,那是陛下的老臣,出任尚书,也是可以的。”</p>

“好了,我知道了。”江河听完,和自己所想都差不多,这才停止询问。与瞿清聊了几句,便退了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