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决定(2 / 2)

杨震自信沒有现任英国首相丘吉尔,那股子宁愿坐视一个城市在长达十个小时的狂轰滥炸中被夷为平地,居民死伤惨重,也不肯冒着英军破译德军密码成功的消息外泄的风险增强那里的防空实力的魄力。

一时之间杨震处于两难境地,是战略服从与战术,还是战术服从与战略,对于杨震來说却是相当的头疼,不同意意味着自己部队将要付出血的代价,但是同意对于自己的战略目标來说,却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损失。

让苏联人在半年后的苏德战场多流一些血,甚至最好把血流干,尽可能使恢复能力极强的苏联人在短时间之内无暇东顾,并且在战后对中国有所需,是杨震在今后对苏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

空气燃料炸弹除了对付坚固工事之外,这种武器最大的威力就是对付装甲集群,虽然单一一种武器不可能会完全的改变战争的结局,但是却会改变一场战役胜利的天平,而这种天平,却可以左右战争的进程。

同意与不同意,在杨震的脑袋里面斗争了良久,最终战略上面的原因还是占据了上风,杨震最终还是决定不同意杜开山的请求,而此时的杨震还不知道,自己因为这个在他看來有些冷血的决定,已经从一名单纯的军事指挥员走到了战略家的层次。

而对于很多人來说,这看似很简单的差别,却并不是一道可以随时跨过的门槛,很多人可以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但是在战略层次上却是一辈子也跨不过那道看似简单的门槛。

此时的杨震,眼光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集中在战场之上,更多的已经是战场之外了,如果说之前他所做的那些决定,还因为有比别人多几十年的见识的话,现在他已经开始将自己摆在战略层次上思考问題了,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一个战略家之间的区别。

在征求了郭邴勋其他几个人的意见,得知在哈尔滨缴获的那门ri军四百一十毫米超级重炮因为cāo作过于繁琐,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无法使用的结果后,杨震亲自给杜开山起草了一封回电。

在回电上,杨震直截了当的告诉杜开山,鉴于ri军东宁要塞所处的地理位置,现在使用一些新式武器是不恰当的,而且这些新式武器由于受到生产能力以及原材料进口因素的制约,产能很低,现在还不到大规模使用的时候。

想了想,杨震将自己在后世了解到的一些对于要塞群的攻坚方法,都转发给了杜开山,尤其是几年后的松山战役那样艰苦卓绝的攻坚战的一些经验,都转给了杜开山,那里的工事群密度以及火力、坚固程度虽然不如东宁要塞大,但地形之复杂,还在东宁要塞之上。

这些经验,加上之前对密山庙岭要塞、鹿鸣台要塞的攻击积累的经验,对于杜开山应该会有一些帮助,除了有些东西还不到曝光的时候之外,杨震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不想让自己部队养成单纯依靠火力和新装备的习惯。

发完这封电报,杨震转过头对着身边的郭邴勋道:“老郭,你说我的这个决定是不是做的有些过于冷血,只是为了一件新式武器的保密,宁愿让自己的干部、战士去承担原本不必要的伤亡,希望这次东宁要塞攻坚战下來,三纵不要伤筋动骨。”

正在研究整补计划的郭邴勋闻言,抬起头來笑了笑道:“一号,如果从战场态势和单纯的降低部队伤亡來看,你这么做的确有些过分,但是如果从全局來讲,你做的沒有错,这种新式武器是我们现在手里面不多的底牌,如果太早的暴露对于我们來说只有坏处沒有好处。”

“最关键的这次对东宁要塞群的攻坚战,对于我们來说是一个难得的经验,对于这种要塞群的攻坚战,单纯的依靠一两支军区直属侦察营那样的特种作战部队是不可取的,虎(www.shuxie8.com)头要塞和霍尔莫津要塞群的攻坚战,只能是一个特例,真正的攻坚战,在大多数的时间还是需要普通的作战部队去完成。”

“之前密山庙岭要塞以及鹿鸣台要塞攻坚战,虽说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二者一是主要依靠新式武器去完成的,二是依靠缴获ri军的重炮,从背后方向摧毁了ri军主要阵地完成的,真正的要塞攻坚经验并不多。”

“对于我们大多数部队还是纯步兵,很多方面缺乏经验的部队來说,能做到的就只能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除了这一条路之外,至少目前我们沒有任何其他的捷径可以走,这个立足点要找好,一旦错过我们所需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