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闹鬼(1)(2 / 2)

那壮实汉子伸出手掌,摊开五指,道:“收了我们五贯铜钱。”

风疏竹心中明白,对于如此穷乡僻壤,五贯铜钱确实已是大数,甚至极有可能是全村人口省吃俭用,募捐而来的。便丝毫没有犹豫,从袖口取出一锭十两纹银,递了过去,道:“几位大哥,这人所欠钱财,在下代他还了,可好?”

易丁甲一见风疏竹手中的白银,却又道:“风少侠,不如,不如你把银子给我,我把铜钱还给他们吧。”

如此如意算盘,自是惹怒了楚晴,白了一眼易丁甲道:“可以啊,多出钱的,让他们打你一顿如何?”

易丁甲闻言,偷着用眼角看了眼楚晴,不再作声。

那汉子也知划算的很,刚要伸手来接银子,却被后一位老者拉住。那老者走出人群,端详了一会风疏竹道:“公子如此儒雅,心地又善良,老丈万分敬仰,可你是否想过,如此放过此人,怕是要助长了行骗的风气吧。”说着,伸手指向易丁甲道:“对于此人,理应捆绑起来,交由里正,送官惩办才是。”

易丁甲一听,要将自己送官,忙站起来,从口袋里取出那些铜钱

,握在手上,向前一推,便要交给风疏竹,口中还嘟囔道:“就这点铜钱,老朽如若不是落难,岂能看在眼里,还他们就是,何苦还要送官。”

风疏竹摇头一笑,对易丁甲未做理会,而是转对那老丈道:“老丈,晚生倒是不明,这里可真有闹鬼?”

问题一出口,众村民就来了劲头,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讲开了。

原来,此地名唤郝家堡,昔年郝氏先祖为躲避兵灾战祸而来此,这一住已是几百年。村后又有一座山,原本无名,因其形似靠椅,便被唤作靠椅山,郝氏族人大多在山上打柴狩猎汲水,子过得虽说平淡,但也逍遥自在。谁知就在上月开始,上山的人有去无回,无论男女老幼,更有人说在月圆之夜看到有白色人影在山上飘dàng),渐渐传闻山上有厉鬼作祟。现在村里人惶惶难安,终不敢再上山,常生活也是大受影响。就在前天,来了这么个道士,说可以驱鬼辟邪,在村里大吃大喝了两,拿了村里募捐来的钱,就上山了,岂料,今早有人发现他慌里慌张地往官道上跑,看样子是骗了钱财,想是逃走,众村民才追逐至此。

问清来龙去脉,风疏竹又转看向易丁甲道:“前辈,不知你到山上可发现了什么?”

听得被村民口口声声唤作骗子,易丁甲脸色极是难堪,犹豫半天,才站起来,向前走了几步,有觉得离村民太近,想了想,又退了回去,站得远远地,方道:“老朽是,是趁着夜色上山的,谁知才走到半山腰,远远借着月光就看到一女鬼,穿一白衣,有两层楼那么高,头发披散到地上,双目比铜铃还大,正用蒲扇般大小的手掌捧着一颗人心在咀嚼,满嘴尽是鲜血。”

听易丁甲描述的如此恐怖,众村民被吓得不轻,大白天虽说烈当头,却感到冷气嗖嗖,头皮发麻,更有胆小的聚靠在一起,瑟瑟发抖。

易丁甲一撩眼皮,见众人被吓住,便神气起来,放掉了方才的担心,大模大样地走到众人面前,继续玄乎起来。

“那女鬼好像闻到生人味道,抬眼看到我后,扔下人心,张开鸟爪一般的双手,向老朽一阵风一样直扑过来。而老朽当时面不改色,心不跳,不待那女鬼上前,伸手一指……”易丁甲伸出两根手指,对着众人点了一下,又道:“一道剑光,如同飞龙瀑布一般飞出,直扑那女鬼的头颅而去。”

众人一听,顿时对易丁甲投来敬佩目光。

易丁甲此时倒像个说书的,拿捏半天,又道:“那女鬼也不示弱,头一低,你们猜怎么着?”

众村民早已听得有些入迷,不免紧张地同声问道:“如何?”

易丁甲“嘿嘿”一笑,道:“那女鬼头一低

,就躲过了我的剑光。”

众村民一听,显得十分失望,同时“唉”了一声。

易丁甲见状,忙改口道:“不过,她还是慢了那么半分,头发被我的剑光削掉一半,成了个秃头老太婆。”说着,还做了个秃头手势。

众村民闻言,又“哈哈”同声大笑起来。

又有人追问道:“那女鬼最后如何?”

易丁甲翘起一根拇指,赞道:“这位小哥问得好,一看就聪明过人,智慧非凡。”见那被表扬的男子一副受用表,易丁甲又道:“那女鬼一摸自己头发没了,登时恼羞成怒,巨口一张,吐出一条十丈长,十丈宽的舌头来。”

众村民又被吓得一抖,但有人提出疑问:“那女鬼舌头是方形的吗?”

易丁甲见一时失口,马上又道:“那女鬼舌头开始时是卷着的……”自己做了个卷舌动作:“但她舌头一展开,居然有五十丈长!”

在庆幸自己机智巧辩之余,忽听有人道:“那么长的舌头,得多大嘴才能放下呢?”说话人正是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