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闻风而动(四)(1 / 2)

较量无声 漫卷红旗 2388 字 2020-02-11

 很快,他便否定这个想法。搞情报工作,最忌讳的就是贪功冒进,这次机会即便再好,只要时机不适合,他就得放弃。

有舍才有得,在情报战线上更是要懂得舍弃。如果,真得是在敌人运送黄金前还没得到准确信息的话,那恐怕也只有放弃了。沈英在心中想道。

晚上,当他回到屋中时,凌云兴冲冲地将一张纸交给他。

那上面写的正是新安市火车站本周内的列车运行图,看样子,罗克现在也成长地非常快,很快就把事情办妥了。

沈英拿起列车运行图仔细地研究起来,从上面看,大后天早晨,将有四辆列车发往新京市,两列客车,两列货车。

考虑到运送黄金的车并不需要占有太大货厢,应该只需要一节车厢就够了。而押运人员有两百余人,再加上跟随押运的银行交接及工作人员,总人数应该不会超过两百三十多人,分开两个车厢,将装黄金的车厢夹在其中,是稳妥的办法。

也就是说,连人带货只需要三节车厢就够了!

这四列火车原则上都有可能挂这三节车厢,那么究竟是哪列火车会挂上这三节车厢呢?

“怎么啦,还没法确定吗?”凌云看着沈英皱眉苦思的样子问道。

“还差最后一块拼板了,还不清楚是几点钟的火车。”沈英有些沮丧地叹口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次,我真得只能寄予希望于上天了,但愿天佑中华,能够让我尽早把这最后一块拼板拼上。”

“堂堂唯物主义者居然也相信天命。”旁边的凌云笑道。

“nn党人是讲究辩证唯物主义的,但并不意味着这世界一切便能操控其中,总有不可知的变化因素隐藏其中。”沈英反驳道。

“之所以不可知,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其隐藏在背后的变化因素罢了。在抗日斗争中,这一切的变化因素恰恰是我们这些愿意反抗的人而促成的,正是因为有着无数人的抗争和对真理的求索,才能逆转乾坤,促成天佑中华局面的出现。”凌云认认真真地说道。

“咦?!”沈英有些惊讶:“凌云同志,你的理论知识很深厚嘛!”

“你也不差啊!”凌云看着沈英。

两人之间相视一笑,一种和谐默契的氛围渐渐弥散开来。

次日下午快下班,沈英接到了黄淑芬从监听室那边打来的电话:“后天,新安市满洲银行经理将携带两名会计、两名出纳、以及四名银行工作人员办理黄金汇兑业务,乘坐列车为时间为早上点半。”

放下电话后,沈英的一直吊着的心思终于沉了下来,最后一块拼板终于完成。从而,给他拼出了整个运送黄金事件的轮廓。

为了支持战争,伪满洲银行内储备黄金将调拨入新京市伪满中央银行。这批黄金于后日凌晨点钟出发,同时跟随出发的还有宪兵队十来人,高崎联队二百多人,新安市银行工作人员六人,黄金数量目前不清,但根据押送人员和银行工作人员配置情况,粗略估计不会低于十吨

沈英又开始仔细回想罗克搞到那张列车运行图,后天早晨点半开出的火车只有一辆。那就是拉着几车木材的货车,编号为72次的列车。

也就是说,将由这趟货车加挂那三辆运输黄金并押运的三节车厢。

下班后,沈英不着不慌地骑着他那二手洋车,来到兴亚医院接凌云下班。他在那等候的样子,引来了不少凌云同事的笑声。

现在,很多兴亚医院的人都知道,凌云有了一位男朋友,而且是新安市警宪系统里面的当官的,而且年轻还有文化,是个军人呢。

凌云下班,换了套淡粉色的衣服,和同事们刚出得医院门口,便看到沈英斜倚在自行车旁,叼着一根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