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为何渡我不渡她(1 / 2)

不同传 旗扎紫翠三 2291 字 2020-02-09

 路不同想不到这姑娘如此莽撞无礼,侧身一招‘飞龙探云手’去抓自己的帽子。

刘雅丽缩手仰身,突然一呆、扭头回看。

刘雅思道,“不是我打的。”

路不同幡然醒悟,赶紧一捂脑袋上的大包。这个动作有点急,掌心碰得脑袋又是一阵跳疼。

东北大妞蓦然看见一个似曾相识的后脑勺和一个熟悉的动作,当即怒骂,“哎呦我去!原来是你这个瘪犊子……!”

路不同蓦然想起自己曾经一不小心看过她的裸背,脑海登时浮现出‘根根可见’的各种骨头和那根性感妖娆的细红绳儿,不由得慌得一匹。

也顾不上哼哼‘阿弥陀佛把帽子还我’了,急道,“阿把、阿把……。”

刘雅丽瞠目大怒,“又装哑巴来骗我?你这贼秃当我傻吗?”

此时她侧着脑袋,脑门上的纱布高高隆起,下面掩着一颗冬枣般大小的包。

路不同知道:这个包是刘雅丽即将抓住他的瞬间,把他猛回门板‘怼’出来的。

难怪这‘小鸭梨’不依不饶,对他恨的咬牙切齿!

那种每走一步便如凿子凿击脑仁般的痛楚,路不同从21楼体会到9楼,又从9楼体会到了21楼。

虽说自己脑袋上也有一个包,个头比她的还大!但这‘核桃包’是自己撞出来的,怨不得别人。

前账未了、又添新仇!这可如何是好?

心急脑痛之下,脑汁乱冒。

当即右手合五,环视左右沉声道,“阿弥陀佛,小僧不是哑巴也不是瘪犊子。小僧乃北莽清凉寺清凉台居士‘阿八’是也!”

在一圈人的愕然注视下,又赶紧加了句,“出家人不打诳语。”

------

北邙清凉寺:世界佛教学术界公认的佛经禅道权威解释机构,佛教九大道场之总舵。

思想起源: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思想境界:戒律清规之严,世间无出其右。寺内僧众虽然人数不多,但无一不是古板逾矩、为佛而‘佛’的苦修之士(苦行僧)。

人文景观:每夜月亮隐退之际,寺内大钟便即响起。悠远悠长、百里可闻。名为‘开止静’的清凉钟声,实则暗助世人‘忘却烦恼’。

代表建筑:寺内清凉坡顶心形清凉台(又名大爱石),直径22米厚度3.14米,其上刻有三百六十一座莲座。

每隔七年举办一次的‘清凉台论道’,不仅是佛界继往开来、佛光普照的盛典,也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之时,更是世间无数善男信女顶礼膜拜、感受禅意大道之所。

清凉坡下千年许愿井,每年初一定时清理出来的硬币重达数吨……。

清凉坡畔不死野竹林,每年夏秋二季有数不清的碧玉蝉生养其间、高歌不歇……。

想成为清凉台居士难度相当大,辟谷明志、卧莲悟禅那都是‘小儿科’。

只是因为:成为‘清凉台居士’的必经之路上坐着个盖章的老和尚。

这个老和尚不仅信奉‘佛渡有缘人’还与时俱进,堪透人性归纳出‘必杀六问(居士)’。

没点儿慧根佛缘的人,一般情况下‘前两问’就被‘问’的以头撞地、掩面而去。

听说这个老和尚从三十六岁一直问到了八十六岁还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