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猝不及防见未知(1 / 2)

不同传 旗扎紫翠三 3883 字 2020-02-09

 ---------

人体由60余种元素构成。其中微量元素占据十余种。

构成人体的各种元素,在人体中占据不同的比例,各自起到其他元素替代不了的功效。

研究人员大量实验发现:这些比例之和并不完全等于‘样本’体重。

从而得出一种可能:构成‘样本’体重的各种元素中,存在某些‘未知’微量元素。

这些‘未知元素’相对‘样本’体重而言:因人而异、悬殊甚大,但所占体重比甚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科学是严谨的。

所以这个可能产生了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的‘说法’和‘观点’。

有观点认为:这是测量元素时,不可避免产生的误差。

有观点认为:这与‘潮汐’‘引力’‘磁场’‘辐射’等种种原因有关。

有观点认为:这纯属‘多此一举’。

有观点认为:这是灵魂的重量。

……。

----------

优雅从容、见惯世面、心智坚定、处变不惊,是刘雅思对黄鹤珍的第一判断。

少年得志、精明能干、自信沉稳、分度翩翩,是刘雅思对黄吉祥的第一判断。

黄鹤珍的目光在几面的手套上停留了一下,吩咐黄仙把它收起来。

刘雅思告辞。

黄鹤珍抖抖衣袖,露出藏在衣袖里面的右手,伸向刘雅思。

刘雅思怔住了。

眼前的这只手,皮肤漆黑如墨、五指并拢直伸,形状僵硬至极。

“这是一只假手?”

她迟疑着,还是伸手握住了那只手僵直的四根手指。

做出这个动作不仅是出于尊重长辈,她还要判断一下,“如此惟妙惟肖、真是的一只假手?”

刘雅思使出一成握力。

一成握力足以使她判断出这只手是真是假。

一成握力:这四根手指像是包裹在一层皮革之中,柔软中透着冰冷冷的坚硬。

加力至两成、三成握力:坚硬代替了柔软,像是握住了一块木板。

加力至四成、五成握力:本该发生变化的木板变成了铁板,纹丝不动。

加力至六成、七成握力:这个厚度本该发生轻微弧变的铁板,变成了某种合金,坚不可摧。

如果继续加力,反作用力将会伤及自己的手掌肌肉。

刘雅思放弃了。

她清楚:自己的五成握力可以握碎一颗核桃,七成握力可以握碎一个陶瓷酒盅。任何人的手表(面),都不可能比陶瓷酒盅坚硬。

通过时长不足一秒的一握,刘雅思确定:这是一只假手,添加了部分碳素纤维。

黄鹤珍道,“不要保留,用尽全力。”

刘雅思一愣:“自己判断错了?这不可能!假手又不是握力器,怎么能感知自己的握力?但真手……为什么没有应激反应?这是互为矛盾的一件事。”

刘雅思盯着眼前这只不能弯曲、无法张开、紧紧并拢的手,一丝恐惧蔓延心头……。

恐惧来源自未知。

比如说压在刘五四手下的那本神话故事。

但神话里的‘神仙鬼怪’都是虚无缥缈、无可查证的民间传说,没有人会信以为真。

而眼前的这只手,代表着超出她认知范围的某种未知,实实在在摆在眼前。

这种实实在在,来得是如此猝不及防。

这种‘猝不及防’,给予她的心灵震撼与思想冲击,无法言喻。

不由自主道,“这……是什么?”

黄鹤珍抬高僵直的右掌左右旋转,“一个礼物。”

她的眼神充满厌恶和憎恨。

刘雅思盯着黄鹤珍由于袖口下滑、罗露出来的手腕,如墨的颜色在脉搏下方一厘米处消失。

在界限分明的两种肤色对比下,这只手像在沥青中浸泡了一下,然后被封印在沥青中。

黄鹤珍抖抖衣袖,抬起左手。

她的左手和右手一模一样:漆黑如墨、毫无生气、不能弯曲、无法张开。

在黄鹤珍的注视下,刘雅思握住它,瞬间使出十成握力。

在握力达到峰值的瞬间,坚不可摧的手感深处有了某种松动。

刘雅思得出四个结论:

1:拇指展肌、拇指屈肌、拇长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四级受损。

2:蚯状肌、浅掌弓、指掌侧总动脉、指掌侧固有神经、指掌侧固有动脉,六级受损。

3:以上损伤虽无大碍,但会影响下次‘全力施为’。

4:这是一双真手。

随之四个疑问浮现心头:

1:束缚这双手的黑色外层是什么?

2:这双手变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3:黄鹤珍给自己看这双手的用意是什么?

4:自己的十成握力去哪里了?

刘雅思环视了一眼其他人,刘姥、黄仙、黄吉祥都在默默注视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