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板甲(2 / 2)

明兴亡 铝镁合金 2167 字 2020-02-05

这个时代的火绳枪没有公差可言,为保证子弹能够装入,不得不尽量减小子弹直径,而且七扁八不圆的,最终导致枪膛漏气严重,本身威力就不大的子弹根本就无法击穿稍厚点的板甲。

板甲的防护厚度都是欧洲人用生命检验出来的。一毫米防流矢。一点五毫米正经防箭。超过两毫米就可以扛住英格兰长弓近距离直射,甚至能够扛住火绳枪流弹。三毫米完全免疫长弓,弩箭,甚至火绳枪子弹正常距离的射击。五毫米一切免疫,就是一些小型炮弹的流弹撞上也能扛住,而且这是指锻铁的欧洲板甲,不是渗碳锻铁的板甲。当然没有人会穿着半厘米厚的盔甲去作战,太重了。

李憬用的原料是钢,而且是渗碳热处理的钢板。两毫米足够达到要求,这个时代的火绳枪和燧发枪发射的都是材质很软的铅弹。即使十几米的距离也可以挡住的。李憬把简单设计的盔甲部件的模具直接放在水力锻锤下,把切好的钢板放进去,哐当一下,就做好了一个部件。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李憬设计的的板甲简单粗暴,前胸一块,后背一块,都是弧形的,具有较好的跳弹外形,顶部用牛皮索一系,套头就穿上了。下面直接在牛皮腰带上挂上四片甲裙。而且甲的表面不是平滑的,而是压出了密集的三角锥,起棱的金属防御力更高。头盔直接冲压出来,就是像一个小型的圆铁桶。两个耳朵处钻孔,要不然听不见别人说话。眼睛处用凿子开一条狭长的榨缝铁皮向上翻起形成帽檐一样的眉沿,用来防止雨水进入头盔。口鼻的部位,直接用锤子和铁锥,砸出密集的小孔。用来呼吸。头盔比较宽大,可以固定在板甲的肩部。头可以在里边自由的扭动,左右和前方三条长缝,防止被敌人用钝器砸瘪伤到脑袋。里边也可以带保暖的帽子。

这些部件弄好了直接再回火和表面渗碳,做热处理。做好后称了一下,一套20公斤。于是这个世界上最丑陋无比的,最简陋的盔甲诞生了。要是被米兰盔甲和哥特盔甲大师们看到,一定会吐血而死。这都是什么嘛玩意。

现在三座可以使用的高炉,一天出生铁三十吨,出钢25吨。一吨钢能做五十套,水力锻锤哐当一下一个部件,一排水力锻锤,每个一个部件,由于李憬的盔甲部件少的让人发指。流水线生产,一天24小时产能,除去废品,可以达到1000套。

早知道,这个产能还让石柱土兵搞什么盾牌啊,直接卖给他们板甲就行了。到时让他们拿沙金和木材抵账。再说就是钢制盾牌也简单啊,做好模具,咣当一下,就是一个。装上两个轮子可以推着走,装上把手可以提着走。观察孔可以做成滑动的,不用的时候挡上。外形可以做成弧形的,还可以跳弹。装上三角支架都没问题,碰上重骑兵冲击,冲吧,随便冲,把长矛和盾牌支起来,人都躲后面。马匹能撞的过带驻锄支架的钢铁,别逗了。

李憬吩咐全力生产盔甲,先造两万套两毫米的,留下自己用,在造三万套一毫米的可以卖给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日本人,印度人,以及南洋的那些苏丹们,阿拉伯人愿意买也可以卖给他们,反正没事他们就喜欢开仗。

盔甲这东西中国累代都是禁止私人拥有的,私藏铠甲是要杀头的,为了保险起见,李憬的盔甲都不组装,分零件分开存放。只看一个零件,以此时的明朝人的想象力,这玩意和盔甲没有一点相似。不过别看禁止生产、买卖、拥有。在种花国,不禁的东西不好卖,越是禁止这东西越好卖,没看大明朝的禁书,都禁的官宦士绅家里的后院,姑娘、媳妇人手一本了吗。只要你能做出来,有的是人肯掏钱买。

李憬下令同时也做很多的板材,用来做船舷的的护甲,以后李家的船舶,在船舷上水线开始到舷墙都用铆钉铆上一层钢板,等提炼出橡胶再刷上橡胶防止海水腐蚀。小型内河航船也可以把乌篷换成薄钢板的钢棚。这样就不怕弓箭的射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