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卖(2 / 2)

明兴亡 铝镁合金 3139 字 2020-02-05

金陵有著名的十八坊,都是手工业者聚集的工场区和居住区。像聚宝门内织锦坊、秦淮河边染料坊、饮虹桥畔银作坊、长乐路口铁作坊、城南小巷铜作坊等。这些地方的工匠由于要做活,最是费衣服,而且他们只会买最便宜的坯布自己去染坊交点小钱印染一下,回家婆娘们做成衣服。所以百货店几乎每个作坊都有一家。

坯布是最初级的产品,生产坯布的不是家庭,就是小作坊。都是零零散散的,不会和大商家,大工场发生直接竞争,相反,如果你家的坯布产量大,质量好,这些印染工场还会给你个好价钱大量收货。毕竟这个年代农业发展的水平低,单单靠着种植业是满足不了衣料的需求的。衣服可是不便宜的支出。知道石油化纤的出现才彻底的解决了全世界的穿衣问题。

古人认为天下的财富是恒定的,你挣得多了,别人挣得就少了,其实是正确的认识,漫长的几千年里人均产出始终在一个大概的区域内波动。基本就是恒定的。直到蒸汽机的出现,资本的力量开始显现,在一百多年里创造出了比过去几千年还多的产品。

李憬始终深信,不管什么社会,真正能让百姓吃饱穿暖的是技术的进步,其他什么都当不了饭吃。发展是硬道理,一切问题都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只要社会向前发展,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只是形势给不给你时间的问题。

李自成和张献忠们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他们只能把人口变少,当然等千里无鸡鸣时,问题确实也从整体上解决了。每次这块大陆上人口开始接近一亿,就是新的一次循环的开始,无始无终的运行着。

销售的火爆出乎李憬的预料,十几万匹布在春节除夕前一天基本售罄。坯布基本售罄,丝绸受到人气的影响,顺便也比平时买的好。比往日同比多卖了五成。把负责南京的老掌柜乐得整天合不拢嘴。

这段时间抽奖的火爆也给缺乏娱乐的大众带来很多快乐,虽然三分之二的人都是铩羽而归。但是三分之一的中奖率可是不低,但是绝大部分都是送一尺土布,只够做一双袜子的。送一匹的才十个,半匹的才一百个。好多人就是为了抽奖本来准备买半匹布,结果激情消费直接买了一匹,心里想着反正布放在家里也坏不了,今年用不了明年用也是一样的,如果再中了一匹,可就赚大了,这时代的人算数都不太好,也不想想,十几万匹布,中甲字奖的才是个人,几率有多小啊。

后来抽奖的人太多已经影响到大功坊店的正常营业。李憬决定把抽奖地点改到,刚刚清理完变成一块空地的花市大街新买的地皮。在这里用竹竿和席子搭起棚子,这里地方够大,同时放了一万匹布在现场,看着非常有冲击力。每当有人中奖,就有伙计敲锣、用铁皮卷成的喇叭宣布某某某中奖。请中奖人,上台领奖。李薇儿和李悦儿负责指挥,四婢和伙计负责兑奖,白羽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头台子上给中奖人当场发奖,现场异常火爆。

群体效应是可怕的,例如很多人一起哭,有的人明明不悲伤也会伤心的不行。好多人甚至直接在这里买一匹布,然后抽奖。有的人没有中奖就不停的一匹一匹的买,这项活动几乎变成了彩票销售。

当然最后他们大多数都是中了个丙字奖。聊表安慰罢了。这种万众一心要中大奖的气势把李憬吓坏了,他甚至有点后悔放出彩票这个魔鬼了。幸好春节前货物基本售罄。活动也结束了。否则真怕出什么情况,官府拿问。

花市大街这块地皮算是彻底的出名了,金陵几乎因为抽奖全城人几乎都知道了这块倒霉的地皮,不过现在这里是金陵人气最旺的地方。

除夕前五天,凤凰号和飞来山号船又一次停在了下关码头。这次又运来了十万斤菜油和新的布匹。还有梅溪当地特产。新来的都是新织布机织出来的宽幅布。老太爷从菜油看到了甜头,动用公中的上万两银子,打造一百台新式织布机,目前已经做出了二十台。这次新到的宽幅布不多,只有三百大匹,大匹是李憬爷爷新发明的称呼,一大匹等于六十小匹。都是宽四丈长十二丈的大布卷。

这些宽幅布在五十五家店一上市,金陵城轰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