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和平外交模式,影响有明近三百年。</p>
但“不征”只是明廷对内设定的最优外交目标,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武力。</p>
明廷的目的在于以武力为后盾,力争以不动兵戈的方式实现威服众邦,构建以明帝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格局。</p>
</p>
而具体交往模式的选取,又与交往对象在明朝外交层级中的位置有关。</p>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锐意沟通域外国家。在郑和之前,他派遣尹庆于永乐元年(1403年)出使了古里(又称古里佛)、满剌加(当时尚未建国),又于永乐二年(1404年)出使了爪哇和苏门答腊。在郑和下西洋初期,明成祖又发动了南征安南(越南古称),将之纳入明王朝版图。</p>
“郡县安南”之后,明朝从陆路近可制占城,远可控满剌加,为郑和后续的下西洋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西洋朝贡体系得以顺利建立和巩固。</p>
但随着大明王朝国力的衰退,外交规模日渐式微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外交理念与西方国家又大大不同,甚至背道而驰,结果朝着两个方向发展。</p>
以后来历史的发展为鉴为依据,西方那种倾向于侵占、扩张、积累式的外交,或者说“野蛮”式的外交,似乎比大明所谓的“不征”要更胜一筹。毕竟后来的落后挨打是事实,而落后挨打之后再反省去学习,相当于绕了一个大弯子。</p>
朱翊镠深知历史的走向,当然不会继续海禁乃至闭关锁国,对外界一无所知,想着一定要积极地推行外交。</p>
即便廷议上有反对的大臣,但也只是走走形式让他们畅所欲言。</p>
朱翊镠是不会听那些大臣的。</p>
在他看来,出使他国交流学习是历史大势所趋,而且适当时刻也要扩张积累,他绝不会逆历史潮流而动。</p>
当然,在廷议之上,朱翊镠没有提到扩张积累,只说出使他国。</p>
而且在此基础之上,朱翊镠决定逐步解除海禁,促进海上贸易。</p>
这一政策主张,依然有支持有反对的,可朱翊镠的决定不会改变。</p>
朱翊镠的强势,在推行京察时,朝中大臣就已经见识过了。</p>
所以反对的大臣虽然大有人在,但反对的气势却相对不足。</p>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朱翊镠的先见之明,实在过于“妖孽”,所以朝中大臣包括大明子民都打心里认可朱翊镠的强势,或者打心里说佩服。</p>
毕竟朝中大臣没有一位有朱翊镠懂得多,对国外的形势别说能道出个子丑寅卯来,胡扯都扯不出两句来。</p>
朱翊镠就不一样了,什么都是张嘴就来,而且有理有据,还时不时地从嘴里蹦出一两个闻所未闻的词语。</p>
试问那些反对的大臣又哪有多少底气?以致于反对的声音虽然有,虽然可以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但别说朱翊镠原本就打算将反对的声音屏蔽,即便他不这么做,又有多少人真有那个实力与他争辩出一个结果?</p>
如此一来,关于出使他国的决议,包括与之伴随的逐步解除海禁的政策,在廷议上顺利地通过了。</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