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朝形成制度以来,元、明,包括后来清朝都沿袭经筵制。
一般情况,历代皇帝的经筵,每年举行春秋两次,差不多都在春二月至端午期间,秋八月至十月期间。
经筵每月大讲三次,称为大经筵,明朝逢二进讲。经筵期间,每天还有日讲,称为小经筵。
反正都已成定制。
大经筵最为隆重的,每次进讲官两名,一讲四书,一讲经章。
讲本都得提前写好,由内阁审阅后再转付中书缮录正副各二本,先一日送进司礼监呈至御前。
经筵循例都在文华殿举行。
皇帝出经筵的头一天晚上,文华殿内宝座地面之南,左右各设金鹤香炉一只,左香炉之东稍南,设御案、讲案各一,皆向西。案上各置所讲之书稿,压以金尺一副。
经筵之日,除近侍内官及讲官外,一应勋臣及内阁学士、六部尚书、都御使、大理寺卿、通政使、鸿胪卿、锦衣卫指挥使及四品以上官员都要穿绣金绯袍陪侍参加。
待得卯时三刻,皇帝从乾清宫起驾出发,一路鸣鞭,由二十名大汉将军导驾至左顺门。
皇帝于此更换朝服,然后再入文华门进文华殿。
这一路上,都有先期到来参加经筵的官员跪迎。
皇帝入殿之前,先有四十名金瓜卫士进去负东西墙而立。
皇帝升座后,众官员在鸿胪寺鸣赞官的引领下,依次入殿序班行礼,然后各就各位。
这时候鸣赞官唱:“进讲官出列——”
进讲官站出来,鸣赞官又唱:“展书官出列——”展书官出至地平,膝行至御案前,展四书讲章……
经筵之创设,本意是给皇帝讲经书学问治国之道,发展到后来竟成了一种仪式,想恢复永乐时期的讲求失效的经筵风格,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如今繁文缛节当然不必细说,极尽奢华铺排之能事。
张居正觉得这是陋习,执政时曾强烈反对。
申时行深有同感。
如今张居正过世了,他曾经强烈反对的现在都逐渐抬头兴起。
张鲸为了经筵主动约见,进行一次内外相会晤,还让大内三个衙门的管事牌子前来……由此可见,万历皇帝的经筵又得水行旧路了。
值殿监、尚衣监、钟鼓司三位管事牌子进来了。
张鲸让他觅凳儿坐下,然后说道:“前两日,为万岁爷出经筵的事,我找你们几位议过。万岁爷有旨,今年经筵是他亲政以来的第一年,要规制得像模像样,凡用到的仪式,和要添置的物件,都得想周全些。今日,奉万岁爷之命,请来首辅申先生。你们要把各自要办的事向申先生禀报奏实,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三位管事牌子一起欠身异口同声回道。
“好,那就分头说吧。”此时的张鲸举手投足间尽显威风。他抬手指了指值殿监的管事牌子,“陈公公,你先说。”
值殿监的管事牌子陈公公,也不绕弯子,开口说道:“文华殿里的陈设,遵万岁爷旨意,凡该更新的一律更新,奴婢查点了一下,大部分物件库中都有备件,但需要重新做的也有三件:一是御案,这得用黄梨木,四角包金;一是讲案,也得用黄梨木,四角包银;一是金交椅,得用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