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可笑 真是可笑(上)(2 / 2)

辽王封地本应该在东北的,为何与荆州的张居正产生关系?

还得说到第一代辽王朱植,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五子,齿序第十四子,封地确实在东北。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担心朱植被朱棣胁迫参与叛乱,于是诏朱植进京,将他的封地改到荆州。

从此,辽王一系顶着“辽”字头,却扎根于荆州江陵城了。

朱宪㸅是朱植的六世孙,即第七代辽王,生母王氏。朱宪㸅是辽庄王朱致格的庶长子。

朱致格的正王妃毛氏不育,因此朱宪㸅成了毛氏的嫡子(这个有点像朱常洛,王皇后与王恭妃的关系)。

朱宪㸅大概从小猪肉吃多了,脑子被油腻住,学习忒不灵光,与大明王朝绝大多数的朱家子弟一个样,妥妥的纨绔子弟一枚。

偏偏毛氏“明书史,沉毅有断,中外肃然,贤声闻天下”,她不允许朱宪㸅这世子将来长成一头猪,所以整天对朱宪㸅耳提面命。

几乎与所有家长教育孩子一样,毛氏也给朱宪㸅树了一个榜样:你看人家张白圭(即张居正),跟你一样大,他怎么牛逼怎么牛逼......

殊不知毛氏犯了个错,树榜样你得树一个够得着的,张居正虽是近在眼前的人物,可对朱宪㸅这样的小猪来说就是大象,连大腿都摸不着。

张居正是几百年一出的神童!他十二岁参加乡试,巡抚大人居然故意“走后门”,让他落第,理由是:这种天才太罕见,为了磨练他,不能让他太顺!

这样,直到十五岁那年,张居正才成为少年举人,依然很牛叉。

毛氏天天拿张居正叨咕朱宪㸅,完全没有顾忌小朱的感受。就像你老妈天天指着你的鼻子说:你看隔壁老王,动动手指赚一百万,翘翘嘴皮子又赚一百万……那样,你在脑海里,一定会把“老王”按在地上搓揉了千万遍。小朱也正是,自小没少搓揉张居正。

张居正少年中举,惊动湖广,张府立刻光芒四射。作为当时江陵城最显贵的门第,而且张居正的祖父张镇是辽王府的护卫,而张居正是辽王朱宪㸅的陪读,辽王府不能不有所表示,所以辽王府便设宴招待张居正的爷爷张镇,以庆贺张居正少年中举。

在辽王府当贵客,这脸面张镇一辈子没享受过,加上孙子高中举人,因此那晚他喝得很嗨,嗨到醉倒了再也没有醒过来。真是乐极生悲,孙子中榜,爷爷当天喝酒喝死了!

于是,当时就有人私下里议论,张镇之死是朱宪㸅故意搞的鬼,只因为了发泄对张居正的不满。

那年头不像今天,一张酒桌一个出事,谁也逃不了责任。

张镇死于醉酒,张家人也只能打破门牙往肚里咽。

毛氏的担心终成现实,朱宪㸅像明朝绝大多数王爷一样长成了歪脖树。

隆庆元年,朱宪㸅先后遭到御史陈省和按察御史郜光先的弹劾,隆庆皇帝派刑部侍郎洪朝选,和副使施笃臣(张居正的心腹)前往江陵城核查。

当时,当然也包括几百年后,就有了这样的一个版本——

已入阁的张居正眼看机会来了,召来心腹施笃臣暗中授意一番。施笃臣到江陵,伪造了一份朱宪㸅与洪朝选的书信,想以此要挟朱宪㸅。

朱宪㸅一辈子没受过这种委屈,他反抗的方式有点特别,傻傻地竖起一面大白旗,上书“讼冤之纛”。施笃臣见状,惊呼一声:辽王造反了!于是带着五百人将王府围得水泄不通。

回到朝廷后,施笃臣按照张居正的指示,想以谋反罪起诉朱宪㸅,可洪朝选坚决反对。由于洪朝选的坚持,朱宪㸅逃过一死,只被废为庶人圈禁起来。

没能从肉体上消灭朱宪㸅,张居正迁怒于洪朝选。他密令御史劳堪(张居正的另一心腹,也是好友),搜集洪朝选的罪证,最后将洪朝选下狱处死。

张居正为什么一定要置朱宪㸅于死地呢?除了年少时受到太多的“搓揉”和祖父死得不明不白外,有人爆料张居正其实是眼馋辽王府的地产,并考证说张府后来果然吞并了辽王府。(以致于后来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时,说张居正甚至连辽王府的坟地都占了。)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