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孟烦了的坏水(4000)(1 / 2)

 崎岖的山势,高大蔽日的林木,热带丛林特有的蚊虫野兽,密林中行军不是一般的困难。

行军的头一天,就有士兵中途小便,差点走失了。

有经验的老兵提出一个办法,之后长长的行军队伍,配着一根根长长的藤条。

一个排的官兵排着队牵着长藤,一个挨着一个的走,杜绝了走失的情况。

他们走过的路线,大概是某支队伍的撤退路线,道路上时不时的可以看到倒伏的尸体。

一部分被野兽啃食,只留下了一副枯骨。一部分已经发臭,虫蝇在死去的人身上产卵,老远就能闻见。

刚开始还会有人想着掩埋,但是很快人们就已经麻木了,不愿意为其再多费力气,只是将其拖离道路两旁,用用树枝树叶遮面,换取一点心理安慰。

跟在队伍中行进的周景,比其他士兵好一点,不用背着沉重的枪械,弹药。

但他也没有搞特殊骑乘驴马,而是选择跟所有士兵一样,用一双脚板来丈量这片土地。

曾经的白面书生,哪有什么铁脚板。两天走下来,他的脚已经挑了一堆泡,差点没废了。

龙文章见到他的惨状,还特地劝说:“团座,后勤队骡子还多,先凑合着骑上一匹代步吧。

这铁脚板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你要病倒了可就麻烦了,咱们团可不能缺了团长你这样的主心骨啊!”

那家伙越这么说,周景越不能服输。他不能让这家伙瞧不起了,好像显得副团长比他这个团长还要厉害的——虽然在许多人眼里的确是那样。

所以他大义禀然的回答:“骡马奇缺,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伤员,我这个团长更要以身作则,与官兵们同甘共苦。”

国军当中,当官的享福是常态,周景这样的异类一表态,立即收拢了不少人心,官兵们对他也更加认可。

谁要是在叫苦连天,觉得行军困难,别人一句话就能给他堵回去:“团长都跟我们一起走着呢,你有什么资格叫苦连天的,省点力气赶路吧!”

装大尾巴狼是的后果就是活受罪,周景走路一瘸一拐的跟孟烦了一个德性了,有时候踩到尖锐的石子,还疼的龇牙咧嘴,简直都想哭了。

队伍前面,拿木棍扫着两边草丛的要麻,试图打草惊蛇,把可能存在的威胁扫出来。

他现在荣升侦察排排长,预备役军官,可算是长脸了,说起话来腰杆也硬了。

不过,对着拜把子兄弟,他还是从前那德性:“不辣,你说那帮小日本死了没,咱们留的大餐可不能浪费了。”

“要麻你个憨皮,没听小日本在咱们在后面跟着呢,他们肯定完犊子了。”不辣说道。

要麻被骂了反倒是贱兮兮的笑了,笑的很开心。

不辣也笑了,贼兮兮的。

他们俩乐的开心的原因,还得从两天前说起。

团部召集干部大会,排长一级以上的干部全部参加,他们两个也有幸参加。

大会头两个议题很顺利,关于撤退,龙副团长讲述了当前严峻的情况,所有人便一致通过撤退的决议,没人愿意在这个鬼地方守着。

这条命令算是顺应民意了,都不用去多想。

而后关于编制重整的问题,那就不是他们这些下面的小干部能议论的,上级说什么就是什么。

团部两个能做主的,底下开一碰头会,早就商量好了。

全团组建6个步兵连,划分为两个营,由正副团长各带一营,这就划拉走了全团7成的人。

剩下的三成被团直属炮连,后勤队,侦察排,警卫排,火力排,通讯班,医护班,炊事班分走了。

即便少编了一个营,全团1000多人分下来,许多连排都无法做到满编,还差了不少。

那也没办法,正经的团三个步兵营,他们团不正经,有11门大炮的炮连,有比步兵连人数还要多的后勤队。

前者是他们克敌制胜的倚仗,后者则是他们能否活着回国的资本。

没了弹药打不过敌人,没了食物都得饿死,后勤保障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这第3个议题,就是怎么处理日军俘虏,正副团长都拿不出个决定来。

请示上级那种傻事他们才不干,万一上级脑子一抽,让他们都带回去,好宣扬战果,给缅甸战役失败弄块遮羞布,他们带还是不带呢?

所以周景的意思是,干部们畅所欲言,大家讨论讨论该怎么办。

阿译这个少校,怎么说官衔也是在这排第三的,被龙文章一指,只好站起来支支吾吾的说:“这个,那个,他们都已经手无缚鸡之力了,杀了……好像有些不太好。”

这个态度没有出乎周景的预料,文人嘛,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动不动以杀俘不祥来劝说。

要是阿译能说出来“全杀了”这样的话,周景反倒惊诧他是不是吃错药了。

迷龙坐在阿译的下手位,恼怒的一拍桌子站起来道:“搞什么嘛,这些小鬼子做了多少恶,全杀了都不为过。你要是下不去手,怕担恶名,老子去。抱着机枪突突,再简单不过了!”

“对,一连长说的对,小鬼子作恶多端,该杀,必须杀!”五连长戴南学当即站起来,瞪着通红的眼珠子,就像是要择人而噬一样。

他对于日本人的仇恨一点也不比迷龙少,保卫南京作战那会,他在66军,亲眼目睹了日军的种种恶行。

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是他这辈子都忘不了,在与日军作战时他总是奋勇争先,能让他坚持下来的唯一信念就是报仇。

三连长吕国通站起来用诧异的目光瞧着戴南学,提出了反对意见:“这里都是自家弟兄,把小鬼子的俘虏全杀了,也没有哪个弟兄会多一句嘴。

可是还有英国人,人家最讲究那个日…日内瓦公约,不能随便杀俘虏。咱要是杀了俘虏,英国人不得给咱们捅娄子。一报道出去,别说立功了,还得挨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