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硬件复兴(2 / 2)

“梁先生,我知道台积电肯定是没这个号召力的,我且问梁先生一句,三星有这个号召力么?”

“这...恐怕是没有。”

“那梁先生应该也很清楚原因吧。”

梁梦松表情肯定,“只有大陆拥有全产业链,大风集团的芯片制造厂可以借助华夏的全产业链优势。”

“没错,华夏未来就是一个世界工厂,任何人想要脱离世界工厂去发展,除非你有这个能耐也有这个精力去打造和维护远程全产业链,但即便你可以做到,不管是从成本还是从管理来说,都不可能超越我们华夏的本土全产业链优势,而作为华夏企业,在华夏建厂就会得到全产业链带来的福利。”

“大而全的发展政策开始体现出其优势了啊。”梁梦松不由感叹,“几十年的努力到了该收获的时候了,未来的华夏短时间内不一定是工业强国,但一定是谁都无法超越的工业大国。”

孟谦用微笑回应,梁梦松能理解就行,接着拿出了另外一份文件,“今年大风集团的全球开发大会不知道梁先生有没有关注。”

“当然,这是一场全球IT行业的盛宴,孟总给整个市场都带来了惊喜。”

“我们在大会上畅享了未来,提出了云智联,而且我们真的在努力的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芯片的发展正在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梁先生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摩尔定律还能支撑多久?”

梁梦松敏感的打起精神,“孟总的意思是?”

“登纳德定律在2003年结束了,阿姆达尔定律也已逼近极限,所以摩尔定律究竟还能存活多久呢?

而且更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不知道在梁先生看来,摩尔定律为什么可以持续这么多年。”

“摩尔定律为什么可以持续这么多年?”梁梦松其实有自己的答案,但故意想听听孟谦的说法,“这个东西还真不好说,不知孟总怎么看?”

梁梦松想听自己说,孟谦也就说了,“因为芯片这个行业是由经典2D缩放驱动的,这么多年来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主流架构有任何创新,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主流架构的几何尺度上。

而越是这么做,像X86这样的架构就更能实现垄断,所以摩尔定律为什么可以持续这么多年?不是因为摩尔先生的眼光,而是因为英特尔不思进取,也不愿进取。”

孟谦这句话对于这个行业内的人来说是很有冲击力的,一方面是因为孟谦指责了英特尔并否定了摩尔定律所谓的传奇,更重要的是因为孟谦的说法不少人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作为业内顶级人才的梁梦松,自然也这么想过,迟疑几秒后梁梦松选择顺着孟谦的话道,“不去改变主流架构而选择不断的进行缩放,这是最节省成本的做法,对于商业公司来说,这是最稳妥的,尤其是对于拥有垄断地位的公司。”

“是啊,这就是我从来不认为哪一家商业公司有资格在科技这个问题上说伟大的原因,商业公司为了利润往往只会阻碍科技的发展,用户也许看到一些有趣的科技产品就觉得科技改变生活了,但梁先生肯定很清楚,大部分科技公司都在阻碍科技的发展,英特尔是这样,微软也是这样,其实大风集团有时候也会这样。

但大风集团内部一直都有纯研机制,纯研机制不仅是为了保留研发的纯粹性,也是为了不断的提醒我,大风集团要尽可能的去做一家真正在推动科技发展的科技公司。

所以英特尔不思进取,我们思进取,英特尔不想上进,我们想上进,因为我们对未来有期望,因为我对未来有憧憬。”

孟谦说着,把又一份文件递到了梁梦松的面前。

孟谦的话已经让梁梦松内心又一次被冲击,接过文件后看的非常认真,眼神也变得极为犀利,足足看了有十几分钟梁梦松才把文件放下,“也就是说,芯片的大变革,必须要来了。”

孟谦直了直身子,“从目前所有的研究结果来看,传统的CPU架构绝对是不适用于云智联时代的。

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大多数应用程序在处理需求方面是很相似的。所以所有的工作负载都是由CPU处理,当我们开始使用更多的图片视频和游戏时,大家又选择了GPU。

但在云智联时代,我们的工作负载看起来会越来越不同,每个工作负载都有自己的计算需求。因此,在云智联时代我们需要各种不同的体系结构,每种结构都针对特定类型的工作负载进行一定的优化。

换句话说,云智联时代传统架构将会越来越无力,就像文件上所述,AI工作负载需要三个主要的架构改进,更高的带宽内存、更高的数据并行性和更低的精度,传统架构显然是做不到的。

所以云智联时代之下,我们需要推动针对各种新工作负载的体系结构创新,而且我们现在就已经可以预见到硅、二氧化硅、氮化硅以及碳这些材料只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就会达到缩放极限。

如果我们想要实现我们渴望的未来,我们需要全新的架构,甚至还需要全新的材料。

我们称之为,硬件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