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无名之辈(2 / 2)

所以要做芯片,我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这六事情我们都要做,缺一不可。”

“你是想从这六个细分领域开始自主研发?”方辰下意识问道。

“是的。”孟谦点了点头。

“太着急了吧。”方辰犹豫片刻后开了口,“我们现依靠别人的技术做芯片都还成问题就想着去攻克更基础的东西,这将会带来的投入成本和时间周期都是一家企业根本无法承受的吧?

诸如三星之类的国际芯片企业,也都在用别人的架构,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听说他们要从头研发芯片架构的打算,如果能自主研发架构当然好,只是”

“我确实着急,非常着急。”孟谦回应了方辰,”因为芯片这个领域的突破太难了,它不仅只是一个产品,更是一个生态,这也就意味着,它不仅是技术之争,更是时间积累。

我们就拿工艺举例,以小见大,a**l曾扬言说,就算他们把设计图给我们,我们也做不出光刻机,他们这话说的有毛病么?没毛病。

其实各位应该也都知道,a**l90%以上的零配件都是采购的,他们是一家纯正的组装公司,但他们为什么能组装出全世界最好的光刻机,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

他们一个打磨师可以干了一辈子的打磨,而我们呢,连个有过打磨经验的师傅都可能找不到。

这是什么差距?这就是基础差距,放大到芯片领域,我们这六个基础永远不做,未来要面对的不仅是技术本身产品本身的竞争,还有时间积累上的落后。

所以在我看来,芯片是一个以十年为基础时间单位去竞争的领域,想要实现全面自主,或许需要30年,50年,甚至100年,但早一点开始就会有更大的成功几率。

我时常在想,如果有一天别人不授权他们的架构了,别人不给我们使用他们的eda软件了,被人不卖给我们光刻机了,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等死么?

不过方先生从企业端发展去考虑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在芯片研发领域,我准备成立一个特殊的项目组,我称其为无名之辈项目组。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公司会从两个层面去进行芯片研发,第一个层面是更贴近企业创收的,我们购买架构授权,购买eda使用权,购买光刻机甚至前期我们自己不做生产直接交给台积电之类的企业去做。

而第二个层面,就是无名之辈项目组,他们负责的工作就是攻坚这六大基础,

我暂且打算将公司每年的科研投入以七三分的方式分别投入到常规芯片项目组和无名之辈项目组。

这个项目组注定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具备盈利能力,甚至不排除等到大风科创倒闭了他们都还没有盈利。

也许,他们将永远只是无名之辈,没有人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项目组。

但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无名之辈项目组将成为整个科技领域最耀眼的奇迹。

而我要做的,就是倾尽全力去守护好这群无名之辈,让他们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去做科研。

虽然我也不知道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但我就是有一种莫名的预感,无名之辈,会名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