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7章岳阳诗会(1 / 2)

兴汉使命 开先洞人 0 字 9个月前

 阿竹虽说已经是竹帝之尊,可她并没有忘记之前的承诺。如今侍奉刘正,她反倒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毕竟红袖添香,那可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她如今可以名正言顺的做这件事情,当然是值得骄傲的幸运。

阿竹的乖巧,让刘正非常的满意。若是她恃宠而骄,便没有继续培养的价值了。

论境界,刘正肯定不如阿竹。可是从调动资源培养人才方面进行衡量,两人可就不是一个量级了。

刘正手上的汉白玉,一旦落字成章,便可拥有天道气运。这样的好东西,即便是庄子那样的圣人也不能免俗。

圣人虽不需要汉白玉印章保身,却对结下这样的因果趋之若鹜。这便说明了汉白玉的珍贵。

轻舟逐巨浪,顺流而下直入岳阳城。

弃舟登岸,便有童子前来兜售岳阳诗会入场券。

阿竹一口气买了两份入场券,那童子兴高采烈之余,直接赠送了一份历届诗会佳作摘抄。

其中有一位署名孟浩然的贤师,便留下了名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阿竹忍不住的吐槽说:“此人胸怀宽广,又有超脱姿态,或许证道可期。”

刘正笑道:“你倒是看得准,此人便是儒门72贤之一的浩然大帝。当年他岳阳楼中悟道证道,才有了后来的岳阳洞天。时至今日,浩然篇依旧是当之无愧的证道文章。据典籍记载:观此篇而悟道者,凡36人;证得大道者,亦有七人。”

阿竹嗔道:“帝尊观此篇章,可有收获!”

刘正笑道:“吾本碌碌之人,岂因避世而入得大道。既然机缘巧合,便略作一番解析。”

刘正并没有惺惺作态,而是借道畔商家纸墨,静气凝神,挥毫写下解析文章:

春花秋实,八月中天。湖水闻秋声则不起浪,碌碌之人荡轻舟以寻觅。一时之间天气清朗,太清之道隐隐约约入得心头。

遥观云梦泽中雾,物华隐天宝,人杰彰地灵。仙气腾空,纵情山水。道运席卷,岳阳迎泽。倚楼而立,领浩然正气以证道。福泽亿万里,始成洞天气象。

本欲渡尽天下苍生,岂料天不假年,竟无舟楫可使,徒叹奈何。幸坐高楼以论道,空有豪情却不得落实。纵是世事洞明,无半分益处于众生,又怎么称得上学问?

偶遇钓者,以饵戏鱼以乐。方知芸芸众生,皆有各自的喜怒哀乐。人有自渡之能,又何须他人相渡。不如留笔墨于高楼之上,显足迹于山水之间。有缘者自可参悟,无缘者一笑而过。

此道暗合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理,便是大道逍遥,游戏人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故而生为人,遍尝人之苦,亦是应有之义。

刘正搁下手中的笔,桌案上的文章居然一飞冲天。

城中书生一齐仰望,有好事者立即开出赌盘。

岳阳楼已经有三千年的时间没有收录道德文章了,有好赌之人纷纷挥霍家财,赌道德文章入得多少层楼。

有眼尖的人张三斩钉截铁的说道:“当年浩然大帝留下悟道篇章于第36层,作为岳阳洞天的根基,后又陆续收录27篇文章,暗合28宿之数。如今此文得岳阳楼青睐有加,怎么着也上得33楼!”

旁边的李四立即反驳道:“岳阳楼已经有三千年的时间没有收录道德文章了,如今也算是矮子里面选将军,此文上得8楼,便是岳阳洞天了不得的大盛事了。”

张三见有人敢质疑自己的眼光,于是就说道:“怎么着,那咱就赌一把,若是此文不入33楼及其之上,便算我输,我在浩然大街的3间铺子和两处豪宅,便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