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5章 陶氏覆灭(1 / 2)

兴汉使命 开先洞人 0 字 2021-09-28

 第1945章陶氏覆灭

刘正用陶氏的事情考验陶芊,结果却事与愿违。

陶芊放弃了陶氏,这让刘正的爱才之心受到了重创。

刘正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任用陶芊为官,风险太大。难怪历朝历代都在不遗余力的抑制女子做官,其根本原因在于失去理智的女子,就是势力内部不定时的炸弹。能不能炸死敌人不好说,自身受伤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刘正放弃了陶芊,就没有必要冒着失信于陈登的风险放过陶氏。

人皇峰的使者带着刘正的诏令和陶芊的证词赶到彭城。

陈登拿到密函之后,立即命令彭城驻军包围陶氏。

陶定不肯束手就擒,居然做无谓的挣扎。

陈登也不说什么废话,直接甩出陶芊的证词,一锤定音。

陶芊的证词成了压垮陶氏的最后一根稻草,陶定伤心欲绝,干脆放弃了反抗,等待命运的裁决。

陈登快刀斩乱麻,以最快的速度结案。

陶定见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只得放弃了垂死挣扎的想法。

陈登请陶氏核心成员吃了一顿饭,彭城主宰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完成了交接。

陶氏覆灭的消灭传到许昌之后,天下学子纷纷拿起手中的笔指点江山。

天下学子对陶氏没有好感,更不想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发生。很多人甚至希望复制陶氏的命运,于是就在字里行间把陶芊送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天下学子不惜笔墨,一味的强调陶芊反抗命运的勇气。至于陶芊的反抗所付出的代价,就是陶氏的覆灭。对于这一点,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讳疾忌医式的闭口不谈。

武皇殿中,朱雀忍不住的问道:“天下学子为什么拼命的强调陶芊的反抗精神,却对反抗的代价闭口不谈?”

刘正回答说:“天下学子这样做,其实是有意推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世家崛起需要无数聪明人共同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历尽劫波,才有机会登高望远享受荣耀。然而毁掉一个世界,只需要一个陶芊式的自以为是之辈就足够了。”

刘正的解释,朱雀似懂非懂。

世人总是强调公平,却忽略了获取公平亦需要实力作为支撑。

就以贪官为例,世家子弟贪污腐败,寒门子弟见识之后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效仿,更会理所当然的认定不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

可是事到临头,在贪污腐败的世家子弟面临法律制裁的时候,他们的家人有能力,也有意愿花钱消灾。他们不仅可以退回赃款,只求出事的子弟能够减轻处罚。更有甚者,他们还可以拿出一大笔钱财,到地方进行投资,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这样一来,地方投桃报李,肯定会想方设法的让面临牢狱之灾的世家子弟幸免于难。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寒门子弟身上,其家人习惯了锦衣玉食,肯定不愿于把到手的东西出让,重回赤贫状态。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这是寒门普遍的选择。毕竟底子薄,负担重,与其重回老路,不如壮士断腕。

也就是说寒门子弟贪污腐败,东窗事发就不能指望其家人退还赃款。即便是有退钱减刑的机会,寒门子弟的家人也会视而不见。当然了,他们会找到无穷无尽的借口,把跌落神坛的寒门子弟送上断头台。

刘正曾在野史中发现一则故事。

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有匪聚于山中,靠抢掠周边百姓为生。

一日,匪首劫掠县城,得绝色女子而归。

匪首霸占女子,令其生养子嗣一人。

女子虽陷狼窝,却不改善良本色。匪首常年外出劫掠,只为回山有一时片刻的老婆孩子热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