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着也得两个月!”郭淮看了一下施工的进度,缓缓的说道。
“那你说要是不拆,前方忙碌的那些人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又该做什么呢”鲁淑问道。
郭淮无法回答。街亭布置了迷魂阵,大军的训练只能在小巧上下功夫。要是不拆除,为了不让建筑空置,总有一部分人得闲着。
再一发散思维,要是当初没有修建,那养闲人的时间可不是一两个月,而是一年半载。
重复建设会存在一定的浪费,可是不建设后果更严重。且不说魏军强攻会付出什么代价,就是那些躺在小金库里睡觉的资金,也没有渠道完成再分配。
普通将士没有赚钱的渠道,势必会影响军心士气。
世人掌控财富的能力,其实与责任心直接挂钩。这就是众望所归的道理。即便是有人想要翻盘,也只能在修德方面下功夫。
鲁淑布置迷魂阵,不管起了多大的作用,至少那些参与建设的将士拿到了实惠。这得归功于兴汉军的薪资政策。
什么事都不用做倒是省钱了。可是没有上马的工程,注定会有一部分人失业。
人们总习惯在事后议论得失,却没有想过那些投身其中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鲁淑是做事的人。根本就不能用对和错来评判迷魂阵工程。资金投入之后,在各个环节之间进行流通。这不仅刺激了消费,还增加了普通将士的收入。
六万多人就是六万多个家庭,小金库的资金通过薪资形式进行扩散,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也许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鲁淑的决策是重大的失误;可是从普通将士的角度考虑,迷魂阵工程让无数人受益。
清官为人至正,能够上马的工程屈指可数。可以从中得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就是华夏选官标准为什么首重能吏,其次才是清官。
上位者对于清官的任用,基本上是束之高阁。以一城一郡培养清官,中华之大,倒也负担得起;以一州一国托付清官,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遇事一定会吹毛求疵。最终只会落得个诸葛孔明的下场!
空有贤名而不符其实,坐拥荆益富庶之地,如今也是益州疲弊的结局。
兴汉军引而不发,蜀汉动弹不得。以诸葛亮之能,也不敢轻启战端。
郭淮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梅园当年要了喜欢剑走偏锋的庞统,却对技高一筹的诸葛亮敬而远之。求全责备,搞得大家都不敢做事,更不用说冒着风险做事了。
诸葛亮果然厉害,千钧重担一个人扛。特别是渭水河滩的那一仗就说明了问题。没有将令的吴班,居然可以见死不救。文聘在伤心绝望之余挂印去职,直接导致了汉中的全面崩溃。
诸葛亮六出祁山,汉中百姓不堪重负。吴班的见死不救,更是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兴汉军能够趁虚而入,得益于文聘的心灰意冷。
郭淮坚持认为,诸葛亮肯定想过要除掉文聘。只是大战方罢,汉中出身的士卒受尽了委屈。要不是当年张鲁迁走了汉中百姓,汉中的问题会更大。
鲁淑也曾和郭淮讨论过文聘隐居的事情。一个替蜀汉打了几十年仗的老将,到最后只能黯然退场。
那些跟着刘备进汉中的百姓,最后只能在渭水河滩孤军奋战。那份悲凉,又有几个人能懂?
郭淮望着埋头苦干的兴汉军将士们,自言自语的说道:“人摆对位置很重要,否则就会祸及天下。”
鲁淑终于放下了包袱。迷魂阵工程没有错,只是没有让所有的人获益而已。然而那些参与建设的将士,都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街亭守军拆除迷魂阵的举动,让华亭的司马师坐立不安。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