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论道三清(2 / 2)

准提驾云来到了东昆仑山脚,远远望之,巍峨高山,绵延千万里,有擎天巨木矗立山林间,有瀑布悬挂绝壁之上,有幽谷霞光聚拢,绽放无量彩光,山涧有蛟龙腾空,岩石有灵芝扎根,有猿啼虎啸,亦有鹤唳凤鸣。

准提抚掌赞道:“好一处仙家福地,不愧为洪荒有数的洞天仙府!”一路驾云而上,直到半山腰时,突然听到有人在那里论道。准提一想,肯定是三清无疑了,他们未分家以前就是住在不周山上的。准提心里一动,随即身体在空中化为一道流星直接飞到人讲道的地方去了。

落定之后的准提一看果不其然,中间坐一紫袍白眉皓老者,左边坐一金色镶边白袍中年,威严无比,右边坐一青袍道人,三十上下,剑眉如鬓。正是三清。

准提赶紧见礼道:“三位道兄,准提有礼了!”

老子首先说道:“原来是准提道友啊,我们三兄弟今天在此谈体悟,道友也和我们一起来吧!”

“善!”准提又是行了一礼后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笑道:“久闻三位道友乃是盘古所化,道行高深,贫道前来想和三位道兄讨教一二。”

三清见准提恭维,也自生出好感,连声谦逊道:“不敢当得道友之誉!”

老子道:“西方乃是福地,以花开见我,我见其人,还请道友讲讲西方妙法,也让我等兄弟长长见识。”

准提心想,还好我有备而来,准提就把以后的佛门妙法一一道来。

准提双手合十说道:“时间之所有,三界未现者,诸福之根本,由发菩提心。智慧胜功德,解脱忍寂灭,诸法甚广大,在于菩提心。

生灭心者。曰烦恼心者。曰菩提心者。诸修多罗其类此者。殆不可胜数。是所谓义多而心一者也。义有觉义有不觉义。心有真心有妄心。皆所以别其正心也。方坛经之所谓心者。亦义之觉义。心之实心也。昔者圣人之将隐也。乃命乎龟氏。教外以传法之要意。其人滞迹而忘返。固欲后世者提本而正末也………………”

准提所讲道法,当真是三乘妙典,五蕴楞严。八部天龙虚影现,金翅大鹏绕身旁,孔雀翱翔云雾里,花雨缤纷,瑞霭漫阳,虹光拥真人。禅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情涵万里天!此法为日后佛门妙法,此时就是接引准提亦未曾领悟完善,遂亦是旁门大功德,蕴含了无尽大慈悲,大功德,大怜悯!

一股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之意,在准提身上弥漫而出,将空旷的大殿,渲染的清净,安宁!

这种气息,玄而又玄,其中更有乳白圣洁之光散溢。此光照耀之下,可让烦恼之人,忘却所有烦恼,无忧无虑。心绪暴躁之徒,可抚平内心急躁,恢复清净之心。若是歹毒,很辣之人,被此光照耀,就会放下杀戮,弃恶从善。心中升起仰慕之情,虔诚祷告,信奉仙佛。

三清听得菩提慈悲之道,心中对准提不禁高看几眼!

准提轻挥七宝妙树,金花飘荡,七种佛宝绽放无量宝光,横扫周遭,似有天花乱坠,说道:“愿以此功德,**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梵音阵阵,檀香袅袅,经文出口,化为朵朵彩莲,准提讲完,三清还在玄而又玄的境界,良久方才醒悟。

老子抚掌赞道:“道友菩提大道,修菩提心之法,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救苦救难,不像五行之道,亦是妙道。”

不等元始天尊答道,通天道人抢先言道:“大兄所言甚是,西方菩提之道和我盘古之道截然不同,却是同样都是证道成圣的无上法门!”

元始道人心中不喜通天道人抢话,眉头微皱,亦颔道:“不错,准提道友西方妙法的确精彩绝伦,令人大开眼界!”

准提微微一笑,檀口微启:“无量寿佛,三位道友谬赞了。时间之所有,三界未现者,诸福之根本,由发菩提心。智慧胜功德,解脱忍寂灭,诸法甚广大,在于菩提心。我西方修心之法乃是慈念存心,修心养性,薄欲寡心,心存宇宙,情法天地。修心之法最高境界是由心生道。”

老子道:“心中生道,道业难有计算之法,不像五行之道,一年就是一年道业,天门结成神丹,金丹既成,法力既生,以道友之见,心道应为如何呢?”

准提要说了一番心道:“心道主要是慈悲之心所化,心道越强,可以观人心智,好似不战可却人之兵,心道主要靠悟,自身既宇宙,观心可识天,所谓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心存慈念,悟出至理,可成大道!”

元始天尊道:“道,先天地之生而生,道之为道,道之所成,千变万化,非五行之道一家,心道可以互为转化,心既是道,道就是心,如果修道多点,那就为仙为圣,如果心悟为先,那就以后成佛成祖,去得西方。东西两道本自一出,道义相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心道相辅相成,共为功果!”

准提道:“修心之法,先要禅定,心念先由散乱到集中,再由集中到统一,统一既为定。定又有三层:先是身心统一,再是内心外境统一,然后是前念后念统一,一念扣一念,念念同一念,止之一念,名之为定,一念不存之时,便是即定即慧。戒能安身,定能安心,慧能从心起用。初修禅定,方法各异,要以安心、静心和净心为目的……”

通天道人道:“那我看,心道还主要看心中所悟,心中慈悲之心的多寡了!”

“也可以这样说,光有慈心还不行,还需要脱人于苦难,除世之妖顽。树众人之样,使人心向善!感人渡人,动心交心,心之所应,情之所感……”

“准提道友的一番话,使我对心道认识更深一步!”原始道人接口道,“天地万物,道之所生,德之所成,我们东方五行之道,修道为先,以德辅之,而菩提之心,以德渡人,大道自生,道德一体,道德并重,可以相辅相成,修行也是一日千里。”

老子右手拂须,叹息道:“准提道友所修心道,不修元神,直指本心,拷问内心,以至由内而外,圆满无暇,实乃无上妙法也!”

准提握三尺树杖,七彩宝光流转,挥一挥,有金花虚影,长虹划过,笑道:“每一个修士,都有自己心中的道,有自己的坚持,贫道以为,无论是何修士所追求的道,只要不是为祸苍生,都是值得尊重。万般道法,我等难以尽数窥得,也不能因为自己的道,就否认其他人的道,道通万法。故此吾等修道中人不以偏盖全,应求同存异,和谐共进。”

三清皆合首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