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禅位已定(1 / 2)

 东宫

太子一家三口正坐在院子里一起喝茶,用着美味的茶点。.冬的暖阳十分难得,阳光洒落在上很是舒适。

这难得的闲暇时光,让明宣也忍不住舒缓了神经,歪歪扭扭的姿势,却又十分舒服。如同吃到了鱼儿的花猫露出餍足的表,让注意到这一幕的太子见了也露出笑容。

旁观的太子妃却也觉得巧妙,父子俩的表几乎是如出一辙,而太子更像是成熟的老猫一样,带着无奈和宠溺的表,这也是她一直不担心这父子之间关系的原因。

这种时候,不管是谁要来打扰,都是在打扰,但奈何打扰的人并非一般人。

明宣睁开朦松的眼睛,打招呼道“苏总管怎么来了,是祖父有事吩咐吗?”

不如明宣一样慵懒,在苏正跟前,太子和太子妃又是那副端正的态度。

而在苏正看来,就是太子太子妃对太孙下的纵容了。

苏正忙笑呵呵回道“圣上正挂念着您呢!听说太孙下过来,就想见您呢!”

明宣闻言也端正了子,起说道“劳烦祖父惦记了,父王,那儿子就过去拜见祖父了。”

太子点了点头,说道“替父王也在你祖父面前尽尽孝心,莫要贪玩知道吗?”

“孩儿知道了!”明宣还摆了个鬼脸,嘟囔道“父王,我都不是小孩子了,您就不要成天叮嘱这些了。”

说着明宣看向苏正,道“苏总管,咱们过去看祖父吧!”

苏正连忙给太子夫妇告辞,又领着明宣往大明宫走去。

到了大明宫以后,明宣见建元帝神色似乎不太高兴,就问道“祖父,孙儿来了,您难道不高兴啊?”

见到孙儿过来,建元帝顿时喜笑颜开,状似抱怨道“诶,你这孩子,要不是祖父让人叫你过来,你都不知道来看看祖父。”

明宣忙讨好笑道“祖父这是什么话,孙儿不就是忙吗?这不,就是苏公公不来,孙儿也要过来给您请安的。”

建元帝被哄得面色红润,笑哈哈道“你啊,这嘴巴是被抹了蜜了,真是会哄祖父开心。”

说着建元帝便细细问及明宣这段时间的事,如同普通人家的祖父对孙儿的一切都不放心。

听到明宣提起求知学院时,建元帝忽然说道“对了,你们学院搞得那个叫,叫什么,志愿者,最后的奖励就是加什么学分啊,你好歹堂堂太孙,未免太过寒酸了些。”

听到这明宣忙解释道“祖父可莫要小看这个学分,孙儿一开始可是说了,若是学分被扣完,可是要留级或者退学的。.

再说他们都是年轻人,若说他们有多少大能耐,那是不可能的,如今瞧着十分花团锦簇,但到底没历练过,捧得太高也不是好事。”

建元帝听了忍俊不,道“你一口一个年轻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这么大口气呢。”

明宣丝毫不脸红,叹气道“祖父,孙儿认为啊,这年龄有两种,一种是心理上的,一种是体上的。

孙儿觉得论起心理年龄,孙儿比起学院大多数人都要高,自然有资格说他们这些小幼苗啦!”

当然就是比一比真实的年龄,明宣也觉得自己也比这帮人要大得多,自然有资格说这话。

建元帝笑道“还是孩子气,你这孩子,非要说这些怪话逗祖父。好,你年龄最大,他们都是小幼苗。”

明宣却认真说道“祖父不必夸赞,孙儿说的是真的。

若不是这次志愿者活动,孙儿怎么也不会知道,这些学子们竟然这么笨,他们大多数人竟然还比不上那个宁国府的贾珍。”

“贾珍?”建元帝听到这个名字愣了愣,然后问道“是贾敬的儿子吧?”

明宣点了点头,道“嗯,祖父没记错,就是他。

入学考试的时候侥幸过了关,结果没来入学。孩儿险些以为这个家伙当初是作弊进来的,因为怕被人发现,才不敢入学呢!”

建元帝听了就道“贾敬好歹堂堂两榜进士,那贾珍的学业就这么差?”

明宣摇摇头,表示不知,然后说道“这个孙儿就不知道了,反正孙儿听说的关于贾珍的传闻可没有一条是好话。

不过贾珍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大概是在和长辈学习打理庶务。

这次宁国府施粥的事,打理的井井有条,不像学院其他学子那样手忙脚乱,最后还是请了人指导,才磕磕绊绊的完成了。”

建元帝却皱起眉头,道“这虽是一条长处,但你也莫要苛求,无人可以完美无缺,学院里的学子们学业好,贾珍的长处在于打理庶务,在朝堂上,人尽其才才是真正的道理。”

建元帝逮到机会就要借此教育明宣,明宣也理解建元帝的心思,对这些教诲都认真的听着。

不过他此次的目的不是这个,明宣便道“祖父的意思,孙儿我也明白。

不过学院里可不是朝堂上,学院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有哪些缺陷,都该好生学习一下,不能明知道短处,却不肯改正,这不是做人的道理和做学生的本分。.

这个贾珍既然入了学,就得按照学院的规矩来,孙儿有信心,可以把贾珍拿下!”

建元帝只以为明宣的执拗脾气上来了,也不反驳,反而带着欣赏,毕竟不管结果如何,对明宣而言都是一份历练。

建元帝笑着好奇问道“哦?那你打算怎么把贾珍拿下啊?”

明宣却道“唉,孙儿都被您的话带偏了,不光是这个贾珍,还有学院其他人,不能做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

所以孙儿决定,来年的时候,您给孙儿那个皇庄,该起作用了。”

说着明宣兴冲冲的比划道“祖父,孙儿特意问了一些老农,询问过庄稼该如何种,还教授了学子们相关的课程,来年就是他们正式实践的时候。

到时候,孙儿就以他们种下的那些庄稼好坏来打分,决定他们的成绩,不然就留级或者退学!”

说完,明宣得意洋洋的看着建元帝。建元帝却是哭笑不得。

说实话,建元帝真心觉得明宣有些异想天开,不过想到他这个皇帝,每年还要和大臣们举行亲耕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