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前世今生来世(2 / 2)

大植物 叔叔请放开我 3779 字 2019-12-06

“我现在坐在这里,不动也不言,不记得前世,也不知道未来,我就是现在的我,无关于前世未来”安然回道。

我是谁出自与爱新觉罗,福临的《顺治归山诗》中:

“未曾生我我是谁,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现在这个问题被西方人称为哲学上的终极之问。

而因顺治皇帝在位时,因为婚姻的不幸,这让本来相信佛教的顺治看破红尘,心累神伤之下在五台山留下:

“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王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

这也是历史上唯一对佛教理解和感悟最深的一位。

清瘦,抖擞的法妙一怔,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前世,今生,来世三世中,安然抛弃了前世,来世,既定为今生的我。

“我不记得前世,也看见不到未来,只活在当下,那两个人所做的事,和遇到的人,和今生的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对他们负责,他们和我在路边遇到擦身而过的人没有任何区别”

佛说,前世五百次擦肩而过才换得今生的一次回眸一笑,寓意让人珍惜来之不易的缘分。

其实真实的是我们所处的圈子,就在人和人之间,出生的范围和工作距离就必然遇到其他人活动的轨迹,这与缘无关。

就好像当人饿了去饭店吃饭,碰到必然出现的服务员,这就是既定的事实,肚子疼上厕所,蹲坑或坐马桶也是既定的事实,可从没人说和粪坑有缘。

所以缘分一词,只是人类无意创造出来修饰情感的词汇,没有其他意思。

“这是北宋黄庭坚在《幽芳亭》中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惠的兰花,也是大诗人李白诗中的:幽兰香风远,惠草流芳根的兰惠”

安然踏脚一步一步走上花阶,摘下一朵鲜花,在法妙手大师惊异的目光下,道“大师依你之言,万物皆有前世今生,那你告诉我这朵清高,淡雅的兰花前世遇到怎样的我!?又遇到怎样的你,它最后境遇什么?”

安然仿佛在问法妙大师,仿佛又在问自己。

最后灿然一笑,那笑容比春季的阳光更温和。

安然伸手将兰花瓣摘下,一片一片放在嘴里轻轻嚼着。

别管前世,不问来生,今生遇到便是遇到,遇不到便是遇不到。

别管来由,不问出处,是福就享,是罪就受。

顿时法妙如大病初愈般脸色苍白,惊诧的看着安然,仿佛看得不是一位花样年华的少年郎,而是一位杀身成仁的屠夫。

身体急剧后退几步,碰到背后墙壁时,法妙才堪堪止住仓皇未定的脚步,双手合十,道“兰花易枯,却也有一月左右的花季,就因贫僧妄语之言,现在早早折去,皆是贫僧之罪”

“唐代的杂诗有云: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何况大师相信前世,兰花既然进我嘴,那前世恩怨,今生一笔勾销,来世不欠不还,最好不相遇,如果前世相欠,今生又再欠,那来世让另外一个他加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