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县令王全早(1 / 2)

小人治宋 破叶随风 2673 字 2019-12-02

 王全早想要聚集全县的读书人,一齐祭拜范仲淹,虽然这个规格对于范仲淹来说已经很隆重了,范相公在天之灵得知也会欣慰的很,可是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哪些人算是读书人。

这可真是一个大问题,若是往大了说,只要是读过几篇圣贤文章的,包括几岁的孩子在内,都能算是读书人,可是真要那样,每乡不都要有百十号人识上几个大字,都聚到县衙来,县衙岂不是变成游乐场,有损官威,不成体统。

可若是把范围缩小一点呢,比如说只有考中进士,或者秀才,之邀请有了一定功名的读书人,王全早又想了想,发现这样也不好,没办法,高阳县边陲小地,常年需要防备外租入侵,一直都是勇武之人居多,读书人居少,何况那些又了功名的人大多都出去求学,或者谋求前程,哪里会在家里呆着,故此若是这么划分,来的人又实在太少了些,体现不出对范相公的尊敬。

王全早出身不算高贵,小时候见识过民间百态,自己更不是一个不知道变通之人,故此便把这两张情况综合了一下,那些在乡的身有功名的秀才自然是要请的,至于人数太少,还可以从其他读书人里选嘛,至于要选谁,自然是选那些有名望,有资历的人,当然,若是有那个大商人,大财主没有读过书,可是也听闻过范工大名,心中悲痛,要来吊唁,也无不可,至于其他百姓,叫这些人回去之后把他们着急起来,分享一下感受也就是了。

王全早这个办法很官方,一举多得,一来可以响应朝廷号召,缅怀先圣,二来自己上任时间不长,正好借此机会结交一下本地的豪强,拓展一下人脉,也有助于以后工作展开,政令推行,三来叫本县百姓看看自己的仁爱之心,博得一个亲善的美名。

王全早想到这里,便叫来了本县的主簿马长青,这马长青乃是秀才出身,在高

阳县做了十几年的主簿,上至土豪商贾,下至各乡民俗,都烂熟于心,正是草拟名单的最佳人选。

这主簿本就是给县令打下手的,就像皇帝身边的某某阁大学士一样,何况王全早的这一份名单又没有什么具体要求,只不过就是把本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罗列起来,没有什么难度,马长青刷刷点点,一气呵成,交给了王全早过目。

对于马长青的工作能力,王全早还是心中有数的,对于他列出来的名单,大多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王全早扫了一眼名单,眉头却皱了起来。

原来王全早虽然上任时间不长,可是一县之长,掌管一县命脉,上任的时候,自然有本地的土豪劣绅请客吃饭的,虽然当时人多王全早记不过名字,但是多少也能过有一个耳熟,但是看看马长青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徐才正,王全早却是没有一点都没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