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章 第1591 精兵选拔方式1节(2 / 2)

固然,因为训练的时间太过于仓促,使得金珏并不能够把他自己所掌握的所有军队训练方式施展出来,而且,这样选拔出来的战兵,也必然赶不上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武卒。

但是,金珏非常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在这个时空里,在这个时代,武卒选拔制度和魏国早就已经化为了尘土,武卒也同样是如此。

与之相对,益州境内的蜀兵战斗力是真得非常孱弱,再加上,因为金珏发明了金臂弩和金臂弓的关系,这就使得蜀兵原本最大的优势——益州境内的强弓硬弩,在金珏军面前反而变成了劣势,哪怕是在城墙之下,金珏训练出来的战兵也敢手持着金臂弩或者金臂弓与城墙之上的蜀兵进行对射,而且,居然还能够不落下风。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魏国选拔出来的武卒,还是金珏亲自训练出来的黄巾军精兵,这样的训练方式非常耗费各种军事物资,尤其是粮食。

在魏国,武卒之所以一直无法形成规模的原因有三。

第一,选拔方式过于严苛。

第二,魏国毕竟只是中原地区的一个国土面积稍大一些的小国,在中原地区,他可以称王称霸,但是,与真正的强国——齐国,楚国,乃至被魏国一直压着打的秦国相比,还是差了很多,没能消灭赵国和韩国,恢复晋国最强盛时期的国土规模,恐怕就是魏文侯一辈子最为失策的地方了。

第三,武卒居然没有淘汰制。

一入选武卒,终身就是武卒。

但是创立了这个选拔士兵方式的人却忘了,就算是再严苛的方式选拔出来的士兵,他们也还是人,是人,最终终有衰老的一天,而这一天的一旦到来,就昭示着魏国强盛的军力立刻便会由强变弱。

因此,金珏才会在练兵的时候,点评说,武卒也就只有第一代和第二代最强.

而历史记录中,让魏国衰落的两个‘罪魁祸首’魏惠王和魏国上将庞涓只是加快了魏国衰落的速度,即便是魏文侯还没有死,他自己也无法阻止魏国最终衰落的事实。

反观金珏,在选兵的时候,他就说得很明白,他所选拔出来的战兵,只需要强一代便可。

为何?

这是因为,在当时,金珏麾下那些不远千里投奔他的黄巾军余孽,八成,甚至是九成以上都年过三十岁了,他们强的地方在丰富的战争经历和从军经验,但是,要让他们与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们相比的话,那真得是没有办法相比。

因此,金珏选拔并用这些战兵的目的,就是要用他们打好攻略汉中郡,以及益州刺史部这一战,战争结束之后,至少,金珏从傅彤那里收回来的总数已经不足一千人的战兵,全部将他们随才任用,将他们调剂出了主力部队。

这些人当中,有一些人因为个人军事素养较高,便转为了基层部队的中低级军官,而有的人却是转为了地方上的基层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