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0章 第1590 新海西县9(2 / 2)

当然,也仅限于蜀郡。

在金珏的心里,相对于益州境内其他重要商品,蜀锦始终都只是奢侈品而已,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一个普通老百姓有钱去买一丝一缕的蜀锦,就算是杨白劳在世,他也不敢给自己的女儿白毛女扯蜀锦织成的头绳的。

这就是现实。

既然不是普通民众所需要的刚需品,金珏为何不能让百姓在其中获利呢?

与之相对,益州境内的盐铁,酒类,甚至是普通的麻布,金珏都下达了严令,严谨益州境内的残余的世家,大中商人,在涉足其中。

而金侯在海西县,既不敢大肆经营盐业生意,也不敢将盐业交给县内的小世家,小商小贩们去经营,他唯一敢做的,就是相对较低的价格,将海西县以外的产盐全都挤出了海西县。

为何?

自然是因为东海郡糜氏一族,别说是金侯,就连金珏这个穿越者老早就知道,徐州境内,不应该是青徐两州境内,最大的盐商,私盐贩子,就是糜家。

如果,金侯只将他从海西县沿海熬制出来的盐,放在海西县一县境内贩卖,糜家没有任何话可说,但是,金侯一旦将贩卖盐的范围超出海西县,他就是触犯到了整个糜家的利益,甚至是整个刘备军的利益。

因为,糜家对于刘备,真得就是倾尽整个家族在辅助刘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金侯在海西县没有任何拓展海西县经济的渠道,或者方法。

金侯之前剿灭的海盗,其成员,不夸张的说,大部分都是渔民,犯了罪的渔民,他也是渔民,而海盗从青徐两州沿海地区掳劫到海岛上的百姓,其中也有近一半是渔民或者渔民们的家属。

由此,金侯想到了在海西县境内要拓展经济,便离不开这渔民,离不开这大海。

这正应了当初,金侯从金珏那里听来的一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自然就要吃海。

于是,金侯及其继任者,便在海西县境内大力发展造船业,以及近海捕捞业,说穿了,就是造更大的船,在近海捕捞更多的鱼。

在古代,普通百姓一年之中也未必能够吃上一口荤腥之物,相比于要花大力气养殖的养猪业或者养鸡养鸭等养殖业,在海西县,只要船造好了,造的足够坚固,那么,出海捕捞的船队就根本不用发愁会不会捕捞到足够的鱼,远比以往更多的,更大的鱼。

而这些鱼一旦捕捞上岸,也从来就没有缺过买家,海西县境内仅一次出海就捕捞上来了上万斤海鲜,整个徐州都轰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