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 第1459 郑小同5(2 / 2)

因此,在这个时空,不管是为了他的亲孙子,还是为了他自己,郑玄最终所作出的选择,也就举家迁徙到汉中郡来,从结果来看是对的。

最后一个原因,却是郑玄到了汉中郡之后,才发现的。

原来,外界一直有传闻,金珏居然胆大妄为地在益州境内公开抵制、压制儒学,企图大兴诸子百家当中的其他学派,但是,真正到了汉中郡之后,郑玄和之前在路上一路保护郑玄安全地抵达汉中郡的部分弟子们惊疑地发现,金珏在汉中郡内部胆大妄为地设立地大汉皇家学院,掌控着居然不是金珏或者他的亲信,而是两位儒学长者——第五巡和韦端。

想当初,关中三辅人虽然将第五巡、韦端和金尚并列为‘三休’,但是,实际上,第五巡一个人的名望就远高于后面二位了,哪怕他们两个人的声望加在一起,也远不及第五巡。

一方面,是因为第五巡所在的京兆郡第五家族,在东汉时期,的的确确算是一个大家族。

另外一方面,第五家族,也包括第五巡在内,在东汉时期,当过的官职也一直都不低。

实际上,第五巡在关中三辅的名望和地位,未必就弱于郑玄。

郑玄只是以儒学方面的能力和声望名闻于天下,他自身并未做过官,没有做过亲民官,在一些百姓的心中,自然就及不上做过亲民官的第五巡,当然,这里指的是第五巡曾经当过地方馆的一些郡县。

第五巡和韦端虽然是金珏的长辈,但是,金珏居然将他开设的大汉皇家学院的控制权交给了两位儒者,就说明,金珏反儒的政策目前来看也就只是在益州范围内执行,他并没有想过要影响到现在在大汉皇家学院里学习的那些无一例外全都是来自民间的刘姓学生。

没错,在金珏开立的大汉皇家学院里就读的学生,无一例外全都是来自民间,那么,金珏治下究竟有没有汉光武帝一脉的刘姓子孙,最起码是在汉灵帝时期并未被消去王爵的子孙流落至此呢?

有,而且,真得有刘秀一脉的子孙公开像金珏一方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且,表达了自己愿意加入到大汉皇家学院里学习的意愿。

结果,在当时,明明有权利自己就可以直接做主的第五巡和韦端,这一次,居然没有当场答应下来,而是直接把皮球扔还给了金珏。

当然,这两个老狐狸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毕竟,开立这座大汉皇家学院的时候,刘姓之人能够入学的标准是金珏亲自制定的,至少在公开场合,金珏从未给予过二老更改这一标准的权利。

也是到目前为止,只有那么一次,二老反对过金珏将一人纳入到大汉皇家学院的学员名单当中。

那个人就是金珏从枹罕城带回来的刘刚,而二老之所以坚决反对此人,也是因为他曾经当场杀了他的旧主——枹罕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