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第1383 益州半普及教育6(2 / 2)

因此,金珏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将《百家姓》印刷了超过二十万册,《诗经》也超过了五万册,因为提前采取了限购措施,在益州境内,每户人家才能够购买《百家姓》或者《诗经》,故此,在益州,金珏真的做的了几乎每家必备一本《百家姓》的盛景。

也因为采取了雕版印刷术的关系,使得金珏之下的工坊在印刷《百家姓》的成本并不高,因此,每一本《百家姓》十枚五铢钱的价格,在金珏控制下的益州并不算贵,现在,每一户百姓都能够买得起。

而益州境内的儒生们想要从地方官府专门为这两本纸质的书籍开设的书店里,购买这两本书籍,甚至是多买,抱歉,要么真得是买不到,要么,就只能购买一本。

因为金珏与益州境内,尤其是中部巴蜀六郡境内的大部分儒生之间非常僵的关系,因此,巴蜀儒生们对于金珏颁布的新法几乎都不会遵守。

当然,金珏不会因为这些儒生不遵守他制定的新法而杀了他们,但是,他却可以利用新法,来达到限制儒生们借助他们读书人的身份在获取实际的利益。

比方说,那些主动顺从金珏颁布的一切新法或者新政策的世家或者豪族,在金珏派人实际丈量了每一个县境内实际可用于耕种土地或者可以用来种植牧草或者其他经济作物的荒地的土地面积,并将之全都收归官有之后,在实施大规模屯田之前,他还是会在暗中来一次再分配。

金珏会给每一个顺从他的世家或者豪族当中每一个男性成员免费发放数量不等但面积不超过一顷的耕地,或者,每一个没有成年的女性家族成员,免费发放数量不等、但面积不超过一顷的荒地。

实际上,这些土地大部分都是从这些益州境内的世家或者豪强手中强抢过来的,那些被灭了族,或者不堪忍受金珏的欺压,举家离开益州的人,将他们的财产收了也就收了,但是,这些主动投靠他的人,一下子损失了那么大一笔财富,若是金珏不给他们一点补偿,怎么也说不过去。

向张家能够得到整整一郡的蜀锦生产和经销权的,在金珏之下,只此一家,再无任何的其他家族能够得此殊荣。

即便是对金珏军有大功的周群所在的阆中县周家也是如此。

不是金珏不肯赏功于周群,而是有另外两个原因,

第一,阆中周家,人丁不旺,其当代家主就是现在才刚刚二十余岁的周群,一个二十岁的儒生在民间能够什么名望。

而周群的父亲周舒虽然是大儒杨厚的弟子之一,但是,他为人低调,故而,在蜀中的名望别说及不上董扶和任安,就连秦宓那老儿也比不上。

更何况,周家除了周群之外,再无其他能够让金珏看得上眼的人才,这与蜀郡张家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张家可不仅仅只有张松、张肃和张裕三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