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第1269 徐庶的江东妙计4(2 / 2)

而赵云与刘备麾下很多武将都不同,也许也是出身于世家子弟的关系,赵云为人虽然谦和,但是,并不亲民,像陈到和太史慈那样,能够与手下士兵打成一片。

后来,金珏从刘安那里听到金侯对赵云的有关评价,第一次才明白,赵云这一生在刘备军中一直都未能得志的真正原因。

统兵的将领,御使手下士兵的方法当然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都需要每一个将领都爱兵如子,但是,不抚恤自己麾下士兵的,而成功的将领,古往今来,有且只有一个人成功了,此人就是两汉史上赫赫有名、威震匈奴的天才将领——骠骑将军霍去病。

赵云统兵严整,军纪严明,这样的统兵方法,虽然可以保证其所部很少会打败仗,但是,却也会导致统兵的将领一生无功。

这一点,历史上再有先例。

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将领程不识和李广,程不识就是因为统兵严整,军纪严明,而导致其一生在大汉与对匈奴人的主动进攻战中,未能立下任何大的功劳。

而李广呢?

他倒是爱兵如子,但是,李广为人自恃其能,不重军纪,因而,在与敌军对阵的时候,他经常不能提前预判或者由斥候那里得知敌军来袭的消息,因此,在与匈奴人的战斗中,他要么大败无功,要么就是根本找不到任何的敌人,

也就是失期。

反观汉武帝时期的另外两个将领,

大将军卫青,刚开始的时候,卫青统兵与匈奴人作战,更多的也的确是凭借着他自己的气运,但是,后来,霍去病冒头之后,卫青自己的运气变差,他便利用大量的斥候在大漠中主动寻找匈奴人的主力或者王庭所在,如此一来,哪怕是在草原上老去如风的匈奴人在面对汉军的时候,也不得不变得束手束脚,最终被汉军击败。

而霍去病,除了他自己的气运之外,还有汉武帝在背后作他最为坚强的后盾,每次出兵,选兵的时候,哪怕是大将军卫青也得靠后站,先紧着霍去病在汉军中挑选精锐中的精锐,而霍去病所部分配到的战马、武器和给养也全都是全军最好的。

还有,霍去病胆大,他一个人率军不由正路,化弧线绕到匈奴人的侧翼,甚至背后袭击匈奴,这才是霍去病真正能够成功的真像。

少了其中任何一点,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与霍去病相比,李广既少了霍去病身上的那种胆气,同时,他也不可能像霍去病那样,得到汉武帝如此超高规格的宠信。

至于关羽,就更不行了,除了个人武艺非常出众之外,在原先的三国史上,他一生最为高光的时候,就是水淹七军。

可是,后人因为三国演义而误会了一件事,水淹七军,只是偶然发生的特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