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1 / 2)

 回家的路上我先去了一趟瑞国公府,将惠通方丈讲的故事给林念说了一遍,希望她能写成戏文传唱。当成虚无缥缈的神话也好,当成街头巷尾的歌谣也罢,只要有人愿意将这故事将给别人听就好,也不枉惠通方丈跟我们姐妹说一场。

护国寺主持圆寂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太后她老人家听说后很是伤感,念了好几日的佛经,进宫请安的时候问了我好几遍方丈走的安详不安详。

“方丈他达成所愿,自然是安详的。”

听我这么说太后才放了心,连声念着阿弥陀佛,说过一阵子要去护国寺进香,还说要靖国公夫人和祖母也去。

给太后请完了安,我回了一趟娘家,将太后的话告诉了祖母。祖母说她们小时候去南溪山玩儿遇上了地动,吓得她们三个小姑娘差点儿魂飞魄散,躲在佛塔里不敢出来。那是她们第一次见到惠通,他当时刚做主持,为了保护她们连佛像倒了都没扶,还是地动结束之后才去扶起了佛像。

“祖母说的那座佛塔,是不是最高最大的那座?里头有一尊眉目俊朗、栩栩如生,比真人大不了多少的坐佛?”

祖母惊讶道“你怎么知道?”

那日我们去的就是那座佛塔,从惠通方丈的故事来看,那尊坐佛应该就是大德末年突然失踪、实则是用自己的肉身做佛像的燕王了。祖母小时候竟然遇到了地动,那么巧佛像就倒了,想来是那白兔逃脱引起的,而惠通是去阻止他却碰巧救了太后和祖母她们,这才导致玉戒流失掀起这场霍乱吗?时间倒是与圣戒使者们的出现差不多,想来应是如此了。

说起来,这金隅城在大德王朝时就是燕王的王都,他在这里起兵勤王,帮助大长公主重整大德,杀尽诸藩王。可惜大德气数已尽,大长公主的幼弟被反叛的魏王害成了残疾,他没有子嗣,义子继承大统后不久就改朝换代了。

昨日我朝孟璃要史书查阅大德末年的事,他告诉我说滕王府就是燕王的旧邸,也是前朝太师府张家的宅子。原本这里被历代家主维护得很好,许多房舍还是燕王时建造的,可惜前朝昏君痛恨张家,杀光张家人后连宅子也一并毁了,如今的滕王府不过是在旧址上重建罢了,一丁点儿燕王的风姿都看不到了。

王朝更替,金隅城也早就不是燕王的王都,最后一座大德时期的建筑就是那座佛塔,如今连同惠通、玉戒和那座燕王佛像也一同化为尘埃了。

我叹了口气,道“祖母,那座佛塔在方丈圆寂时倒了,与方丈一同去了。”

祖母闻言怔了一下,这件事护国寺并没有外传,只是封禁了佛塔林,说是整修,是以一听说这个消息祖母难过不已,起身去小佛堂诵经去了。

桃嬷嬷端着碗燕窝过来,道“二小姐怀着身子,不要想这些事了,吃碗燕窝吧!”

我接过碗,想起玉似滢临死前说的话,于是问道“桃嬷嬷,当初二婶怀五哥的时候,您是不是也这么不错眼珠的盯着呀?”

桃嬷嬷如今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愈发深了,她叹了口气,道“女子怀孕生子,那便是鬼门关前走一遭,怎么能不小心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