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记笔记的两人(1 / 2)

中医也开挂 匆匆术法 4901 字 2019-11-28

 “西医那边已经检查过了,但是医生也给不出一个确切的原因。

他说有很大可能是受了风寒。”

他们来这里之前,已经在西医那边做过检查了。

各种检查做了一遍,也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

西医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不是某种确切的病,根本就检查不出来。

等查出来的时候,患者已经演化成更加严重的病痛了。

“根据患者的脉象跟面色,我觉得你妈是脾胃虚寒,平时老人家应该怕冷吧?”

姜良铎开始根据自己的经验诊断。

一般中西医之间存在一定互补的关系。

西医看不了的病,往往就是中医比较擅长的。

“对,我平时最怕冷了。”

老人家连忙把自己的情况说清楚。

姜良铎点了点头。

“怕冷,易饱,消化不良,基本上可以判断,你是脾胃虚寒,给你开几服药回去煎一下。”

姜良铎这就想要确诊了。

一般这种病人,他每天见的多了。

基本上都是几分钟就完成了诊断加治疗。

后面病人还有很多,他必须得加快速度。

然而这时候,张帆却在旁边小心的拉了拉他的衣服。

姜良铎往旁边看了看。

本来他觉得这么简单的病,不需要张帆做诊断,看这样子,张帆有话想说。

“张医生,我的诊断有什么问题吗?”姜良铎不怕张帆当场指出他的问题,更不怕在病人面前丢面子。

在他看来,一切都没有医术增长来的重要。

张帆本来是想私底下告诉他一些问题,既然姜老这么坦荡,那他也不遮遮掩掩的了。

“姜老你的诊断自然没有问题,不过却只看到表象,却没有深入内里。

病人确实是脾胃虚寒,可是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脾胃虚寒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

所以在诊断的时候,要找出病人的病根处在哪里。

而不是看到病症,直接就开始治疗,这样做治标不治本。”

张帆发现,当前社会上所谓的老中医,包括自己的父亲。

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只关注症状,很少关注病因,然后就对症下药。

如此一来,中医真正的精髓就被他们舍弃了。

对症状下药,那是西医干的事情。

中医要的是,找出使得个体阴阳失衡的原因,改正这个原因之后,再将表现出来的症状治好。

姜良铎眼睛发亮的看着张帆,其实他最佩服张帆的,就是他对待任何病人,总能比其他人看的更高一步。

别人针对症状看病,他却在努力寻找病根。

“还请张医生赐教。”

姜良铎此话一出,坐在旁边的病人,以及病人家属,全部诧异的看了过来。

这画面也太诡异了。

燕京最知名的老中医,让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赐教。

难道说这个年轻人的水平,比姜医生还要高?

小孙原本在打下手干别的事情,一听到老师的话,立马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