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2 / 2)

苏冰静静地道:“就凭他现在是皇帝,谦,你务必强大起来才能自保。他不仅仅是你父亲,还是帝王,无论父亲的身份多么慈爱,但一旦涉及到皇权,这份慈爱就会被覆盖,你如果不够强大,以后像今日这种事情还会不断地发生。”

君泽天有一个念头早已经萌芽,如今听苏冰这么说,这芽苗迅速地落地生根并且枝叶繁茂,他冷然道:“这是最后一次,我保证!”

九王一直听着两人说话,眸光却四处顾盼,当他瞧见有一双眸子在桂花树后闪着寒光,顿时站起来道:“好了,都散去吧,今夜喝得也差不多了!”

说着,他给君泽天打了个警示的眼色。

君泽天立刻会意,他点点头,与苏冰交换了一个眼神,千言万语,尽在这眼神中。

今夜,苏冰一夜无眠!

下半夜,便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渐渐地,雨声渐渐清晰,滴滴答答变成洒洒声,她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脑子里翻来覆去想的是君泽天临别的那一个无奈的眼光。

千山一大早就入宫了,苏冰拿出一把匕首,交给千山,道:“他今日出征,你去送送他,把这匕首交给他,务必跟他说,一定要凯旋而归!”

千山领命而去!

大军整发,两位将帅,都带着难言的委屈不甘和不舍离京而去。宋云罡别无他法,因为安然在宫里,此番前去,若有任何闪失,他都将失去自己的儿子。

君泽天更是许胜不许败,他目前羽翼未丰,只能通过建功立业为自己铺砖盖瓦,一点一点地壮大自身。他知道,这一场胜仗回来,他是绝对能够得到朝廷上下以及百姓的拥戴。虽然他要的不是这些,可这些,却能够让他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君泽天握住千山送来的匕首,匕首是武器,能伤人,也能自保。君泽天明白苏冰的用意,她要自己安然无恙地回来,这是她的期盼,是她的希望。

五月初三,苏冰被封为皇贵妃,赐住采薇殿!

六月初八,边关捷报传来,元帅宋云罡因受敌暗算,中箭受伤。先锋飞鹰将军宋

云谦率两千兵马,潜入敌后方,烧粮仓,并且火烧营帐,南诏国投降,并且与君泽天签订五十年和平条约,南诏每年向梁国进贡,俯首称臣。

此捷报传来,朝野振奋,人人都道飞鹰将军的神勇与机智。

皇宫内也是一片喜乐振奋,只南诏国乃是大梁的心腹大患,如今俯首称臣,至少五十年无战事,对朝廷对百姓都是一件大喜事。

而这一次最大的功臣,是先锋飞鹰将军宁安王爷。

萧相爷上书,奏请皇上对君泽天的功绩给予肯定,封他为一品大将军,护国公称号。

靖国候与一众朝臣也上书奏请皇帝封君泽天为太子,朝野之上,对这位新鲜滚烫出炉的大功臣十分敬重,他被封为太子,乃是举国上下都乐见的事情。

皇帝在朝堂之上也是十分欢喜,他道:“诸位卿家的意见,朕自当会慎重考虑,只是,立长还是立嫡,朕一时还计较不出来,容朕再想想!”

萧相爷出列道:“皇上,宁安王爷天机聪敏,智勇双全,文武出色,又宅心仁厚,是未来帝君的选择,皇上应该趁此时立下太子,以示肯定王爷的功绩,也好叫百姓归心!”

皇帝眸光淡淡地瞧了萧相爷一眼,道:“相爷此言差异,若谦儿与罡儿两人相去甚远,那朕自当没有需要考虑的,只是罡儿从十六岁为国出征,立下大大小小功勋无数,这一次也是他为将帅,谦儿能够获胜,他功不可没。既然兄弟二人出征,岂能只记一人的功劳?朕既是皇帝,也是父亲,对两个皇儿,自当公平以待。立太子一事,暂且搁下,只是加封大将军,护国公,朕认为,如今谦儿已然是飞鹰将军,他为国出力只是他的本分,无须过于嘉奖,免得他骄傲自满,反而有碍发展。”

萧相爷愣了一下,道:“只是皇上,这武将凯旋归来,若无加封,于祖制不合啊!”

皇帝道:“朕自有计较,这件事情,就先搁下!”顿了一下,他又道:“如今大军已经起拔,估计半月后可回到京城,到时候迎接凯旋而归将士的任务,便交给相爷去操办!”

萧相爷虽有不甘,只是天威至上,圣旨已下,他也无从反对,只得领命行事。

皇帝下了朝之后,直奔采薇宫。

苏冰正在宫中看医书,她也早收到捷报,心中自然欢喜,只是隐隐中又有些担心,只怕这一次胜仗,要生出些事端来了。

果然,他见皇帝裹挟怒气而来,心中便有数了。

她放下书本,起身盈盈行礼,“参见皇上!”

皇帝用凌厉的眸子盯着她,伸手捏着她的下巴,“你的旧情人马上就要凯旋而归了,你是不是很高兴?”

苏冰淡然一笑,“自然高兴,我是大梁的贵妃,王爷替我大梁出征,凯旋而归,莫非不该值得高兴么?皇上此话问得好生奇怪啊!”

皇帝冷冷地嘲讽,“当真只是如此么?他如今功高震主,风头马上就要盖过朕去了,如今满朝文武,都上书督请朕册立他为太子!”

苏冰道:“皇上,朝政之事,我妇道人家不懂,只知道王爷此番是受皇命出征,能战胜归朝,也是托皇上的洪福。而宁安王爷是皇上的亲子,他为国为父尽忠,此乃孝道也是忠义,皇上此番言论,似乎对两位王爷有所不公!”

皇帝盯着她,厉声道:“你果然心心念念着他,你被册封为贵妃已经一个月,不侍寝,更不许朕在你宫中过夜,如此守身如玉,你敢说不是为了他?此刻当着朕的面,你也敢如此袒护他,可见你对他果真是情根深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