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2 / 2)

孙雯满肚子疑惑,一早就想问了,可黄贵妃一直在哪儿滔滔不绝,两人明枪暗箭交战多少回了,她一个字也插不上,如今好不容易到了空,逮找机会,岂有不问的道理。

钟乐轩也没有闹性子,很给面子地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他有他的打算,等会儿你自己问他。”

说完,钟乐轩双手环胸走了进去,瞧也不瞧孙雯。

“喂……”孙雯只能挫败地跟着进去,儿子比老子还难搞定。

甫一进入颐宁宫,太皇太后还坐在锦榻上,身边有两个宫女,各自端着一个托盘,一个上边叠放着一套明黄色宫装,上边隐约可见绣着凤凰的纹饰,还有坎肩,甚是隆重,另外一个上边摆放着佩饰,头上戴的,脖子戴的,手腕戴的,手指戴的,衣服上挂的,似是为太皇太后明日寿宴准备的。

“只是寿宴而已,又不是嫁娶,简单选一样就好,哀家当年嫁给先皇的时候,还能承受这些行头,如今简单轻盈一些就好。”太皇太后无奈地道。

看到黄贵妃进来,太皇太后面带微笑,跟平日里请安时无异。

“臣妾给母后请安,母后今日容光焕发,红光满面,是为了明日的寿宴呢,还是为了一个稀客呢?”黄贵妃给太皇太后请安之后,让开身影,露出身后独坐轮椅的钟九。

太皇太后眼眸微微凝视,本以为能看到翩翩而立的钟九,哪知竟然还是坐在轮椅之上,她凝眸盯着钟九的双腿片刻,本想问问究竟怎么回事,但碍于黄贵妃在,便也没有追问。

“哀家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给盼来了。”太皇太后站起身,在织络的搀扶下,向钟九走近了几步。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得到太皇太后移步呢,即便皇上,也不曾有过。

“孙儿不孝,未能年年岁岁常伴皇奶奶左右。”钟九弯了弯腰,向太皇太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来了就好啊,都长这么大了呢,乍然看到你,哀家还以为看到先皇了呢,你们爷孙俩的气质,多么相似啊。”早有宫女搬了一张凳子,放在轮椅旁边,太皇太后坐了下去,苍老的眼中,带着一丝泪意,“哀家还以为老了,不中用了,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请你不来呢。”

“皇奶奶言重了,孙儿一直惦记着您呢,也想每年都能陪伴皇奶奶于膝下。”钟九说得恳切。

“也是你父皇狠心,硬是把你送走,让哀家好生惦记,这一回,你是哀家请来的,看他还能说些什么。”太皇太后伸手,握住钟九的双手,指尖不经意间,划过他大拇指上的玉扳指,眼神微变,却又掩藏了过去,“怎么如此冰冷,一个人在外,也不顾着点自己的身子。”

“有师父、师弟和师妹们照顾,皇奶奶不用操心,孙儿过得很好。”钟九独独省略师姐,让一旁的孙雯惭愧不已。

“过得好就好,平平安安才是福啊。”太皇太后欣慰地道。

“皇奶奶,你也太偏心了吧,九哥你来,你就嘘寒问暖,怕饿着他冻着他一样,孙儿一来,你就数落孙儿这儿那儿都不对,真叫孙儿伤心呢。”钟流朔带着浓浓的酸味,酸得众人听不下去。

“看你那泼猴的样子,哀家就知道你过得很好,还需要嘘寒问暖多此一举吗?”太皇太后笑骂一声。

“都多大的人了,还撒娇,也不嫌害臊。”钟乐轩冷不丁嫌弃了一声。

“嘶……”钟流朔倒抽一口气,平日里不给面子也就算了,如今在这儿也打击他,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情况,稍微给他留点余地啊,黄贵妃还在呢,她不借题发挥才怪。

“你是何人,怎能在太皇太后面前放肆?”黄贵妃冷厉地指责了一句,果然如钟流朔所料,借题发挥。

孙雯一听,不得了了,居然敢吼她儿子,岂有此理。

当下,她卷起袖子,想要一番争论。

然而,钟乐轩向来对任何人都无礼,亲生父母尚且如此,养育了十六年的外祖父亦如此,更何况还是一个贵妃。

当下,他已经目中无人地道:“关你……”

“皇奶奶,贵妃,这位就是六皇叔与六皇婶的长子,自小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对皇宫之内的规矩不懂,若有得罪之处,还望皇奶奶和贵妃海涵。”钟九出面劝解了一句,倘若太皇太后都能大人大量,黄贵妃还能斤斤计较吗?

“原来如此,你就是阿轩啊,让哀家看看,果然与阿凡年少的时候有点像呢。”太皇太后打量自己另外一个孙子。

“只是性子更像某人呢。”钟流朔拖长了语调,其中的某人,当然是指孙遥,太皇太后是见过孙遥,当下笑着点了点头。

“的确像。”太皇太后呵呵一笑,惹得钟乐轩太阳穴突突跳着。

贵妃站在一旁,就像多余的一个人一样,她虽然知情识趣,但并没有离开,她就是要站在这儿听听,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即便是太皇太后亲自邀请的人,但只要被皇上视为眼中钉,那么钟九是无法继续生存下去的人,当年就不该放任钟容离开,如今也不会演变成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阿容,你那王府十来年不曾住人了,不知是何光景,今日不如先行在哀家这儿住上一晚?”太皇太后询问道,“哀家可是有好些话,想跟你说呢。”

“皇奶奶,孙儿知道你是担心孙儿无处可去,只是,孙儿在京都还算有落脚的地方,而且,明日可能……”钟九说到这里一顿,似乎在挣扎,眼底有些愧疚之色,在众人的聆听下,他叹了一口气,“皇奶奶,等孙儿向父皇请安后,再向皇奶奶请罪了。”

请罪?

众人实在不解,不知道钟九才一来,怎么就请罪,究竟为何要向太皇太后请罪,而且请什么罪呢?

别说黄贵妃不清楚,就连钟流朔等人都不明白。

然而,太皇太后并没有追问,仿佛习以为常一般,令人诧异。

“你这性子,跟先皇简直一模一样,都是先斩后奏,也好,哀家也不问了,就在这儿等你回来请罪好了,免得你不告而别。”太皇太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