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新春的祝福(2 / 2)

津门迷案 希明里 7942 字 2019-11-27

曼玉的最后几句话,这把一家人都逗了,老妹妹也增油加醋说:

“曼玉姐,就这样,我一个人也能拍他两巴掌,让我哥悬崖勒马”

胡明一笑着举起了双手:

“曼玉,老妹妹,现在我就投降了,我们住在一起,我还敢发脾气,哄你们俩,还哄不过来呢。只要,你们俩每天别让我跪搓板,我就知足了”

胡明一的父母,让他们三人聊着,回屋准备早饭去了。

这时,老妹妹一使劲,双手提起一个石磨盘,放在胡明一的脚下:

“我要到你那个新家,就把这个带走”

胡明一乐着问老妹妹:

“曼玉,一让你进城,你就叛变你哥哥了,怎么,让我每天不跪搓板,改跪石磨了,你也太狠了。要带这个回津城,列车员不让你上车”

老妹妹解释着:

“哥!你竟逗我我是把这个石磨盘,拿到你家的院子里,和曼玉姐练功用”

胡明一扫了妹妹的高兴:

“老妹妹,你意瞎出主意,你拿的动,你曼玉姐再练十年也没戏,别让她练不好,扭了腰吧”

曼玉一听他们争论,有些不服气:

“明一,他也太小看我吧,来,我试试”

她说着,使出了身的力气就搬那个石磨盘,双手还没抓住,身子就要摔倒了,让胡明一手急眼快,一把拉住了她。

她们三个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胡明一指着那个石磨盘说:

“曼玉,你知道这个多重吗,近百多斤,没个十年功夫,搬不起来。

少年时,我爸把它立起来,让我们推它,推动了就推几步,一点点才搬动它,再练搬起来”

胡明一说着,也轻松地,用双手搬起重达百斤的石磨盘,又不费力气地放到了地上。

金曼玉这才悟然大悟,难怪她搬不动这个百十斤石磨盘。也难怪,昨天她看见老妹妹,提起一袋半人高的玉米面,像抓个小鸡子似的一扬手撂在背上,就大步出了屋子。

这不是一年,两年练出的功夫,是十年如一日,或几十年如一日才练成的功夫。

他们双手把这百十斤石磨盘都轻易把抓举起来,要抓住一个人的身体,他怎么会逃脱,要用力打他肋胸一拳,他非折断几棵肋条。

曼玉又想起,那天,胡明一在她家门口,解救她们母子时,他几脚踢趴下几个混混。

他这还是手下留情,否则,真用了上了拳头,这几个人非折了肋骨,断了胳膊不可。

艺高人胆大,这武术能防身健体,还能锻炼了坚强的意识,曼玉也更佩服胡明一的一家人。

大年三十的上午,一家人吃完早饭,胡明一和大哥二哥,带着孩子的贴对联,挂家谱和全神像

曼玉和胡明一的母亲,嫂嫂这家的女人们忙着,为家里的男人们请“神”准备贡品。他们请神前,要在家里带上香和鞭炮,拿着请神的一张符。

这张符,是一个文官的画像。到了请神口,放鞭炮,把文官的像烧掉,请回自己家的祖辈和神仙

胡明一的父亲带着一家的男人,拿着点着的香,去往祖坟方向的路口。

他们对着祖坟的方向,去请神,也就是让已逝的祖辈,或上一辈的故人,回家过年。

他们再原路回来,到了家,把一支长度有门口宽的木杠,用纸钱裹好,扎上红头绳,放在大门口。

再把带回来的香,插到自家的香炉里,香火不断,一直到正月十五,才撒了栏门杠,和香炉。

这是沧州过年的一个风俗,金曼玉看着挺新鲜,问胡明一:

“这个仪式,也挺好,祭奠祖辈图个吉利”

胡明一还告诉她:

“这不光祭奠,还有,女孩子上香,会给自己找个好婆家”

“找到好婆家了吗”

“那谁也不知道,呆会你看我老妹妹,要上香了,你就告诉我,我问问她”

“好吧”

曼玉答后,直到她离开这里,胡明一的老妹妹也没上香,许愿,她已经想着到津城后,在城里再找婆家了。

春节的三十晚上,曼玉和这家人忙碌起来,一齐准备年夜饭,胡明一的父母,把曼玉当成贵客,不让她去厨房干活。

她笑着还是主动,去帮助哥嫂们做菜做饭,还用土豆蒸熟后弄成豆泥,把她带来的一瓶俄国沙拉酱撒上,做了一盘土豆沙拉的洋式甜菜。

这让一家人赞叹不己,胡明一的父母,也可以品尝到了西式菜肴的味道。

一切准备就绪,大哥在父母的大屋里,放好一个大方桌,又点上了几枝大蜡烛,屋里更明亮起来。

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听着院外炮竹的声响,开始了吃午夜饭。尔后,胡明一,老妹妹带着曼玉去欢赏,村子主办的春节三十放灯会。

在村子的一个大空场上,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村民,场子里面吹吹打打,锣鼓震天响。

时间不长,放灯会开始了,金曼玉抬头望去,一盏盏点着油团的孔明灯,忽忽悠悠地升向天空,像一个个大莹火虫,在深蓝色的天空飞翔,神秘而闪亮。

胡明一也买了几个孔明灯,和金曼玉和老妹妹一同放飞:

曼玉的孔明灯,点燃后一撒手,就直冲高空,越飞越远,消失在无边的天际。

胡明一点燃的孔明灯,灯里的油条异常明亮,追向金曼玉那盏灯的方向,可能是风向的转变,它又绕了回来了,慢慢地飘上天空。

老妹妹的这盏灯,是慢慢升起,好一会儿,才飘到了远方。

这孔明灯又叫祈天灯,是能许愿,和寓意的祈福之灯!

胡明一和金曼玉,老妹妋眺望天空,心中都有祝福一家人幸福美满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