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胜利时刻(1 / 2)

津门迷案 希明里 8047 字 2019-11-27

 金曼玉翻译的英文情报,由胡明一交给到了交通站,他的上级王老板,又转送到地下党领导的手里。

胡明一经常也见到,他的两个行动组的成员,李敖和郑凯歌。

李敖每个夜晚,都在饭铺前,点燃几个小煤球炉,摆下几张桌子,卖起沙锅丸子。

在王老板的教授下,这沙锅丸子做得美味诱人,天天夜晚,几张桌子都是人满为患,开张一个多月,己经有不少熟客。

这些人都是,附近夜场的赌局,舞厅的,也有个别拉夜客的黄包车夫,虽然他们天天吃不起,偶尔的挣多了车钱,也来吃一次沙锅丸子。

李敖见到胡明一来到饭铺,就做好一锅丸子,他品尝后,觉得味道真是不错。

那个郑凯歌为李敖打下手,做猪肉丸子,配菜,熬骨头汤,一天忙得不亦乐乎。

他们不愧是地下党的好交通员,和胡明一相同,才技万变,干什么是像什么,干得出众,一个的沙锅丸子摊,在全钢桥附近出了名。

他们俩也可能天天,吃些好饭菜,身体成健壮了,但也内心有不爽,向胡明一闹些小情绪:

他们调到营救,保卫行功小组,没执行一个行动,都成了沙锅厨师。

胡明一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你们别看咱们没行动,那是好事,那回,刺杀了出卖同志的叛徒王明凯,震慑了那些想出卖同志的内奸,和凶残的敌人特务。

咱们被捕的同志就少了,上级领导也安全了。这是形势大好的表现,我们就没了行动,这太好了。

如果,我们天天行动,那不是好事,证明,我们组织遭到了敌人的破坏,形势严峻,我们不希望那样。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要国民党反动派没被消灭,战斗不会结束,这也没准是大战前的寂静,我们要提高警惕,总会有行动的。”

胡明一的开导,李敖和郑凯歌心服口服,他们因有了这么一位纵观全局,运筹惟幄的领导,十分欣慰,安心地干着这个沙锅摊子。

王老板回到交通站后,传达了市地委对胡明一卓越工作的赞尝,给他记了功,并指示他做好金曼玉的保护,引导她获得更多的重要情报。

金曼玉翻译的情报里,有最重要的几条引起了,地下党的注意:

第一条是,国民党军队内系统,组建特务组织,由一名叫戴笠任筹备组长,并从英国购买大量的先进无线电通讯和特工器材。

第二条,英国的电报密码学校,招收的几名华人学员,与南京政府特务机关和,其它的政治组织有关联。

第三条,日本人间谍组织特高科,大肆收集满蒙的中国东北军的军事情报,其中,有东北军入关参加蒋桂大战的调动情况。

最后是,在东北军新组建的特工组织里,有两位线人,钱富友,郑爽。这两个人均失去联系。

胡明一也看到这几条情报,大为震惊,这英国人的情报工作如此优秀,己渗透到国内各大特务组织。

以前,他在国民党中央日报上,看过英国首相的一条消息,首相公开宣称:英国没有什么军情六处,是各国特工组织和人土,虚构的特务机构,是个假想敌。

现在,胡明一看来,确有其事,这个英**情六处,不是个等闲之辈。

那个电报密码学校,有几名国民党的特务和其它的特工,他们怎么发现的呢?

在东北军特工组织的钱富友是不是,孙秀英的单线上司钱探长呢?他为什么脱离了那个组织,去处如何呢?

这几份情报使胡明一陷入了深思,他也再三叮嘱金曼玉严守这个译制文件的秘密。

她笑着轻松地回答:

“你以后不用在提示我,我已经出师了,己经成了一个业余的特工和警察了。

只要涉及我们工作,和你的事情,我就像电影里演的特务一样,内心想着一句话:打死我,也不会向谁说的”

胡明一赞叹曼玉这样的话语,他更喜欢上了金曼玉,在他们相识的近三个月里:

这个漂亮的女友,沉稳坚定的质素越来越好,对人和事情有了敏锐的反映,和正确的判断。以经不是她母亲和姐姐所说的“书呆子”,己是个聪明勇敢,意识坚强的好姑娘。

胡明一再次觉查到金曼玉,有着和他一样的,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聪明智慧和心理强大的潜能,被他激发了出来。

金曼玉如似他评价一样,成了一个今非昔比的女战土。

一个月过去了,她平静,沉稳的站在讲台上,学员们聚精会神听着她的讲课。

有时,她也仔细瞟几眼,坐在前排课桌上的王新源,再也没见到这个学员,有发电报,点击电键的动作。

她也感到奇怪:

王新源这么快,坚定地改掉了这个毛病,可是,好奇归好夸,心里总想着胡明一的订嘱,这些事情己经过去了。

一天中午,金曼玉刚吃完午饭,程科长满面笑容招呼她,一同来到了办公室。她刚坐在办公桌旁的皮椅上,科长就表扬了她一通:

“金老师,你的组织能力也不错,讲的课很精彩,我要不是工作忙些,我会天天去听你的课。

你真是个难得的好人才,我想让你到我们单位去工作,你们局长不舍得,他是我以前的老师,我不能驳他老人家的面子。

我看你编制和破解密电码的水平很高,我想让你和我们单位,几个有这方面有天赋的人员,跟你一同办个研究班。你边授课,边研究,同意吗?

金曼玉微笑地回答:

“程科长,我都不好意思了,您这么夸讲我,我怎么会不同意呢,我举双手赞成,什么时间开班?”

程科长也很高兴:

“太好了,过两天,从南京,上海来的人到了我这,就通知你。就这样,回去好好休息,养足精神,下午还给教课”

“谢谢程科长,”

金曼玉愉快地离开了程科长的办公室。

当天晚上,金曼玉把这个办研究班的事告诉了胡明一,他非常支持:

“曼玉,你干的这些事,我都支持你。现在,国人贫穷,老百姓多数没有文化。愚味无知的人太多,他们宁可拜神鬼,也不学习研究科学,像你这样的人太少了。

如果,这军阀们不混战,互相残杀,国民齐心都搞教育,学科学。我们有了先进的机器,又制造出优良的武器,这像日本这些外国人,还能敢欺负我们吗

可现在,我们国人把火柴都叫洋火,自行车叫洋车,什么都制造不了来。要是天下太平了,用不了这么多警察,我就和你一样去当教师,教孩子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