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谁是凶手(2 / 2)

津门迷案 希明里 10930 字 2019-11-27

对策一,二姨太的二哥的身份还是有份量的,他是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华人官员,在赴美签证处工作。

没有签证,南方一带,不管是外国人土,民国改府官员,军阀富商,还是平民。他们想到美国去也去不了。他在天津也能找到社会高层的人脉关系。

胡明一见意他利用关系快速联系到意租界工部局,或警局的上层,给重案组施压,尽快破案。

对策二,抢在重案组前面,掌握第一手资料。今天,胡明一和赵学铭当着,两位二姨太兄长和大太太面,重新堪查二姨太,和商人黎元明的卧室,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对策三,鉴于这些案件情况复杂,要秘密加强胡明一和赵学铭与两家人的联系,互相通报。

而且,发现有关两家案情的情况,但不得向外人透露,以免引来麻烦,甚至杀身之祸,四个人一致同意了这些方案对策。

胡明一又到大太太的卧室和她们姐妹说明了刚才四人商议的事情,她们点头赞同。

他让姐妹俩在屋里,多等待些时间,胡明一和赵学铭准备先从二姨太卧室堪查,然后,堪查完毕,送走二姨太的两个长兄,再进行这里的查验。

胡明一转身回到了二姨太的卧室,在两兄长的见证下,和赵学铭开始堪查:

他们先检查二姨太的床上,胡明一回想,当时女佣人对二姨太上吊前晚上的叙说:她看见二姨太坐在床上看书,那书在哪呢?

胡明一拉开了床头柜的抽屉,果然里面有一本厚书,他翻开书,一朵鲜红的大花朵,夹在书页中,

这可能是大太太所说的罂粟花,可花朵下面那个写满,黎元明和二姨太字迹的纸页不见了。

胡明一从这本书看来,大太太向他叙述的都是真话,是不是有人拿走这个纸页呢?胡明一难以判断。

他放好了那本厚书,关上了床头柜的抽屉,又把床垫掀了起来,没发现什么,他蹲下去看看床下,巡视了一会。

突然,两个半只脚鞋印出现在床边,他仔细查看,就是菱形,和大太太屋里,与二姨太上吊阁楼门边的鞋印完全一样,他把赵学铭叫了过来:

“学铭,你看这个皮鞋印,也是胶底菱形,这和阁楼的皮鞋印一样,这说明,这个男人也进到卧室,那谋杀的可能性更大了。

赵学铭也发现新的情况:

“太有可能了,我刚才查了二姨太的衣服,可没发现那天半夜,女佣人说她穿的白色旗袍。

而我们在阁楼看到上吊的二姨太只穿着一身小蓝花的白睡衣。那她的白色旗袍哪去了?

她的钥匙也没找到?

胡明一又想起什么,什分细看了看床周围的地面,床头柜和木桌上也没发现什么,他又对赵学铭启示道:

“学铭,即然,那天半夜,如果,二姨太太到厨房,拿来点心在这里吃,可我没发现吃点心的残渣,这白皮点心最爱掉渣的”

赵学铭也查看了一遍,确时没发现点心渣,他又爬进床下,找出了一条印着红花的白毛巾,站起身闻了闻,递给胡明一说道:

“明一,你仔细闻闻这手巾什么味,我觉是酒精”

胡明一也放在鼻前,也闻出了那种味道,他突然想起,意大利警官安东尼克,给他们讲警务课时的一句话:

用酒精掺上过量的己醚捂住嘴鼻,可以让人精神麻痹,昏迷,甚至死亡。

他想到这里,大吃一惊告诉赵学铭:

“学铭,这酒精和过量的乙醚混合后,捂在鼻嘴上可以使人昏迷。这手巾上如果有这种东西,那二太太就是被人,用这个毛巾,捂昏迷后,挂到房梁上的”

赵学铭点了点头:

“对,这有可能,谋杀是必定的了”

二姨太的大哥和二哥也围拢过来,闻了闻那个毛巾,听了胡明一和赵学铭的判断,也肯定的这个毛巾就是有人谋杀,他们老妹妹的铁证。

胡明一又把门后的那条印花毛巾拿了过来,放到鼻子前闻了闻,没有味道,可沾有灰尘,可他又发现上面有两根女人的长髮。

当他把这条毛巾也拿到,他们三人面前时,大家讨论了一会,答案只有一个:

这条毛巾,是凶手擦去屋里地面上,鞋印和其它痕迹用的。他顺着床边,开始擦拭。

可他站进床里边的皮鞋印没擦掉,剩下了床里二个半鞋印,顺便把二姨太脱落,到地上的头髮也沾了上去。

这毛巾上没有一点白皮点心的残渣,那也证明,那天半夜二姨太根本没有去厨房,拿白皮点心。

刚才,赵学铭在屋子里,又没有找到那个白旗袍,二姨太根本没有那件衣服。

他们判断:那个穿着白色旗袍的女人,根本不是二姨太,可能就是凶手,这个穿白色旗袍女人,也是一个迷惑人的帮凶。

或者,是女佣人编造的谎言,来迷惑警方,来隐瞒她是凶手帮凶的事实。

胡明一和赵学铭带领着二姨太的两个兄长上了现场的阁楼,他们又一次望着,二姨太上吊的房梁,和倒在地上的椅子,又一个难题摆在他们面前:

即然是谋杀,凶手一个人把一百斤左右的二姨太吊到房梁上去,让常人看来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就算是,这个凶手身材高大,力强体魄,可当时又是夜晚,阁楼上没有照明灯,那必须有人协助,才能完成。这个帮凶是谁呢?

他们从二姨太屋里和阁楼发现的鞋印只有一种来分折:

那天晚上没有第二个人进入,那个帮凶可能就是,和二姨太有亲密关系的女佣人,和其它人。她们也在现场,可以使这个谋杀顺利实行。

那为什么女佣人要帮凶杀害,关系亲密的二姨太呢,是为了那笔巨款,

如果是,这也给她招来了杀身祸,这也是顺里成章。最后,胡明一和赵学铭他们四人带着疑问,出了阁楼。

当二姨太的两个哥哥听到胡明一他们,讲叙女佣人被杀的情况时:

兄弟两人神色更加阴沉,觉得制造,指挥,这一连串的人命案的凶手和幕后人绝不是等闲之辈。

胡明一让赵学铭把,两条毛巾收好,他继续接待大太太。

赵学铭带着二姨太两个哥哥去停尸房,看望二姨太太的遗体。

大太太姐妹俩在,卧室焦急地等来胡明一,见他进了屋,才松了一口气。

她们问了问胡明一刚才,屋外的情况,当听到女佣人也被人谋杀后被抛进河里,大太太惊呆了,两眼发直。

过了好一会,她给胡明一提供了一个,关于女佣人的重要线索:

去年,大太太到工部局的,劳务部门找女佣人,是一个叫赵友军的华人职员接待她的,开向她介绍:

“有个招聘人员:叫王玉琴,是一家商人的二小姐,死了丈夫,又因家庭的亲人与她有矛盾,在娘家呆不下去,才来当女佣人的,她比一做平民家庭的女人懂规举,又勤快”

大太太听后有了兴趣,答应见上王玉琴一面,她看了很满意,就签了合同,雇用了王玉琴。

以后的一段时间,女佣人王玉琴在她家干得很好。

可一件奇怪的事情让,大太太觉得,这个女佣人不太守妇道,

大太太信仰天主教,一个星期天上午,一个信教的姐妹领她去一个新教堂去作礼拜。

她竟看见,在教堂的大长椅上,女佣人和介绍她工作的,那个工部局的赵友军坐一起,好像在俯耳低声说话,关系密切。

她怕女佣人看见赶忙告辞了姐妹,到经常去的法国大教堂作了一个礼拜。

回来,她向二姨太说了这个奇闻,二姨太不已为然,还批评了她:

“大姐,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都是民国时期了,有了女性新生活,您还是封建思想,真是寡妇门前是非多,您别乱猜疑人家”

以后,她也就没当事,可是半年前的一天,去海河边观看,渔民在海河里放鱼鹰捉鱼。又一次看见在金汤桥边,女佣人和那个赵友军在一起。

胡明一根据大太太的所说线索,己觉得对寻找谋杀二姨太的凶手有了希望,他借机又问大太太:

“您见过赵友军,我没见过他,可我想象到他身高,强壮对吧”

大太太兴奋的答应:

“胡警官,你猜的太对了。这个赵友军,身高有一米八以上,身强体壮,要打起架来,看起来两个人不是他的对手”

大太太对赵友军的,身体状况的描述,胡明一有了怀疑赵友军是凶手的猜测。

他下一步就是用手中的印有红色花朵图案的白毛巾,和遗留在二姨太屋里和阁楼的鞋印,来证明这个事实